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八十七章 海軍的表演(3/4)

作者:閃爍字數:1590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35

    轟炸行動沒有因為遭到挫折而終止,早已就緒待命的搜救部隊立即達成垂直起降飛機趕往飛行員的跳傘海域。

    22點15分,前出的防空壓製機群完成任務,最終隻有9架J-17B返回艦隊。

    在J擴大了製空巡邏範圍,由南海艦隊派出的12架J甚至用攜帶的對地攻擊彈藥轟炸了附近的印軍機場,完全掌握了戰場製空權。

    22點20分。由南海艦隊派出的60架J-17B開始轟炸港口內的印度戰艦。

    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的是,除了20架J-17B使用遠程反艦導彈之外,其餘40架戰鬥機全部攜帶滑翔製導炸彈。

    雖然沒有情報證實,印度海軍的護航戰艦配備了強製電磁幹擾裝置,但是楊晉傑在安排打擊任務的時候仍然留了一手,並且有意通過這場比演習還要簡單的戰鬥檢驗用製導炸彈轟炸戰艦的戰術。雖然炸彈的投擲距離遠遠比不上反艦導彈,但是命中精度、威力都不比反艦導彈差,而且成本比反艦導彈低得多。更重要的是,製導炸彈在加抓了特殊的屏蔽係統之後,受強製電磁幹擾裝置的影響比反艦導彈低得多。如果適當犧牲命中精度,在彈道末端采用慣性製導方式,就能徹底杜絕強製電磁幹擾裝置的影響。

    轟炸來得快,去得也快。

    停靠在維沙卡帕特南軍港內的20艘大型戰艦,30多艘小型艦艇均遭到致命轟炸。按照打擊部隊提交的轟炸戰果,反艦導彈的命中率為92%,製導炸彈的命中率超過97%。雖然這一數據當不了真,畢竟印度戰艦已經失去抵抗能力,而且沒有機動規避,但是這場轟炸仍然能夠證明,在某些條件下,製導炸彈是理想的對海打擊武器。如果能夠將製導炸彈上的一些技術用在反艦導彈上,完全可以提高反艦導彈的作戰效率。

    維沙卡帕特南軍港變成火海的時候,東海艦隊的24架J-17B到達戰場。

    針對軍港基礎設施的轟炸行動最為輕鬆,沒有任何挑戰。所有J-17B都在距離目標30到50千米處投擲滑翔製導炸彈,隨後轉向返航。雖然印軍在維沙卡帕特南部署了幾套專門用來攔截導彈與炸彈的末段防禦係統,但是在高密度轟炸麵前,末段防禦係統根本保護不了整個軍港。

    22點45分,楊晉傑下達了結束轟炸的命令,

    負責奪取製空權的J戰鬥機最後一個撤出戰場。似乎意猶未盡,由東海艦隊派出的J戰鬥機在經過維沙卡帕特南上空的時候,主動進入超低空,用30毫米航炮掃射正在滅火與搶修受損設施的印度軍人。這一舉動引得港口內的印軍紛紛躲避,前麵沒有派上用場的印軍高射炮也紛紛朝天怒吼。

    隨著製空戰鬥機離開戰場,最後一輪打擊行動開始。

    按照華劍鋒的安排,東海艦隊的3艘巡洋艦與6艘驅逐艦組成了第一打擊編隊,南海艦隊的3艘巡洋艦與6艘驅逐艦組成了第二打擊編隊,在距離維沙卡帕特南港大約150千米處的海麵上擺開陣列。用電磁炮對整個軍港進行覆蓋式打擊。

    對於從開戰到現在一炮未發的護航戰艦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表演機會。

    因為有2個記者團跟隨護航戰艦行動,所以記者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報道了戰艦編隊在夜間進行電磁炮齊射的場景。

    所有觀眾都認為,這才是最震撼人心的場麵。

    與傳統火炮相比,電磁炮開火時的炮口閃光更加耀眼,隻是沒有炮擊聲更加尖銳,沒有火焰氣體衝出炮口時產生的低沉聲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