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六十五章 擴大化(1/4)

作者:閃爍字數:1488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40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六十五章 擴大化

    所謂“禍不單行、福不雙至”。裴承毅還沒來得及理清蘇拉特方向上的作戰行動,軍情局就發來消息:印度的遷都工作已經全麵展開,第一批轉移部門的人員與財物在13日淩晨到達蘇拉特,預計將在13上午前往孟買;第二批轉移部門的人員與財物將在15日到達蘇拉特,然後前往孟買;最後一批轉移部門的人員與財務最遲在20日到達蘇拉特,在21日前往孟買。

    與軍情局的情報一起送來的還有元首的命令,即最遲在20日淩晨攻占蘇拉特。

    雖然元首沒有說明為什麽要在20日淩晨攻占蘇拉特,但是裴承毅明白元首的意思。魯拉賈帕尼早就喊出與新德裏共存亡的口號,以此激勵印度人的抵抗意誌,確實有一批印度人相信了總理的口號,從第二階段戰爭動員征召的軍人來看,印度年輕人的抗戰積極性提高了不少,招募人數比預計的多了20%,但是絕大部分人認為,那不過是一句口號,魯拉賈帕尼絕對不會跟新德裏共存亡。

    魯拉賈帕尼會不會成為戰鬥到最後的“新德裏衛士”,恐怕隻有他自己才清楚。

    也許軍情局的李存勳也很清楚。

    不管怎麽樣,在裴承毅看來,元首的這道命令直接針對魯拉賈帕尼。

    也許很多人不相信王元慶會把矛頭對準印度總理,畢竟戰爭打了這麽久,王元慶一直沒有批準針對敵國國家領導人的軍事行動。比如裴承毅曾經在製訂戰爭計劃的時候提出,開戰後發動針對印度國家領導人的“斬首行動”。雖然這麽做的理由非常充足,炸死印度國家領導人,能夠縮短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間、減少戰爭傷亡、降低戰爭開支等等,但是王元慶直接否決了裴承毅的建議,當時元首隻提出了一點,即炸死印度國家領導人,很有可能讓繼任者以此為借口激發印度民眾的抵抗意誌。毫無疑問,元首的理由更充分,裴承毅再也沒有提“斬首行動”,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也積極避免針對印度國家領導人。別的不說,戰爭打了這麽久,空軍從來沒有轟炸過印度的中央政府機構。

    實際上,要不要針對敵國領導人,在共和國內部也飽受爭議。

    與王元慶的決策完全相反,絕大部分民眾都支持發起“斬首行動”,認為除掉敵國領導人能夠最大限度的加快戰爭進程,一些民間軍事發燒友甚至提出,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美國反複使用“斬首行動”,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隻有少數人認為不應該采用“斬首行動”,並且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不管是伊拉克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實際上都是強國打弱國的局部戰爭,在名義上是針對極端組織、而不是針對某個國家的戰爭,沒有發展到宣戰的程度;共和國與印度的戰爭是強國與強國之間的戰爭,已經相互宣戰,共和國就應該遵守得到公認的戰爭規則。而在國際戰爭法中,針對敵國領導人的軍事行動不具有合法性。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這些人還舉了個例子,即伊朗戰爭。雖然在這場戰爭中,美國與伊朗並沒相互宣戰,但是已經構成了國家間戰爭的實質。美國在開戰後用“斬首行動”炸死了伊朗的最高精神領袖,不但沒有炸垮伊朗人的抵抗意誌,還激發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反美情緒。最終,美國輸掉了戰爭,也輸掉了該地區的很多盟友。

    問題是,不針對敵國領導人,不等於要繞著敵國領導人走。

    果真如此的話,魯拉賈帕尼就成了印度的護身符,隻要他到哪,哪裏就安全,作用比全部印軍還要重大。

    國際戰爭法中,所謂的“不針對”,指的是不專門針對。

    攻打蘇拉特本來就是共和**隊的戰役行動,如果魯拉賈帕尼去了蘇拉特,而且非常不幸的遇到了某次轟炸,或者某場炮擊。最終喪生,那就是他的命不夠硬,而不能說共和國采取了針對他的軍事行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