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民眾眼裏的戰爭(1/4)

作者:閃爍字數:1432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48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民眾眼裏的戰爭

    與曆往數次戰爭相比。共和國的民眾對待印度戰爭的態度截然不同,沒有第四次印巴戰爭時的震撼與驚訝、沒有東海戰爭時的激情與積極、沒有南海戰爭時的憤怒與輕鬆、沒有半島戰爭時的昂揚與雄壯、也沒有日本戰爭時的狂熱與瘋狂,有的隻是冷靜與反思,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反思戰爭對國家與民族造成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久病成醫。

    共和國在短短20年內,經曆了大大小小數次戰爭,頻率之高、強度之大,隻有20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美國能夠相提並論。雖然沒人否認共和國在這20年內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沒人否認共和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在這20年內得到的巨大提升,短短20年共和國成了綜合國力最強大的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美元計算)提高7倍、國民平均實際可支配收入提高11倍、國民消費在國家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8%、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增加到72%,除了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之外,共和國用20年走完了西方國家需要100年、甚至200年才能現代化道路;但是更加沒人否認,人口老齡化問題是共和國麵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唯一無法依靠科學技術、工業生產力、金融資本等表麵手段能夠解決的問題。

    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刺激人口增長的政策,二是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三是充足的時間。

    反思戰爭的時候,引導民間言論的學者無一例外的提到了人口老齡化問題。

    刺激人口增長的政策不是大問題。早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共和國就調整了施行4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首先鼓勵有條件的夫婦養育第二個孩子;趙潤東執政時期,生育條件再次放開。不但鼓勵有條件的夫婦養育第三個孩子,還為養育第二個孩子的家庭提供財政補貼與福利保障;王元慶上台執政後,雖然沒有繼續放寬對“三胎”的限製,但是通過提高生育福利保障、義務教育水平、改革高等教育體製等方法,減輕了普通家庭養育第二個與第三個孩子的負擔,讓更多的家庭有能力養育第二個與第三個孩子。

    關鍵就是後兩個必備條件: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與充足的時間。

    王元慶第二次當選國家元首,在就職演說中明確提到:共和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最快隻能在2055年得到緩解、在2070年得到根本解決;在此期間,共和國不但要堅持科技立國的基本國策、積極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強工業競爭力,還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與和平的周邊環境。

    這句看上去極為簡單的話,實際上概括了共和國在2070年之前的發展道路。

    堅持科技立國的基本國策不是王元慶提出來的,早在紀佑國執政的時候,共和國就把科技發展放在了國家發展的首要位置上。複合蓄電池、超導電動機、可控聚變反應堆、遠程電力傳輸技術等“電力**”的基礎技術都是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取得成果,並且在生產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共和國飛速發展2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是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得到確定,並且打下了基礎。

    按照某些民間學者的觀點,雖然王元慶在某些方麵的成就已經超越了紀佑國,比如推動政治改革、比如徹底鏟除日本的威脅,但是從根本上講,王元慶的成就建立在紀佑國的成就之上,沒有紀佑國打下的基礎,王元慶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更有一些學者認為,王元慶的改革行動實質上是紀佑國改革政策的自然延續。以備受關注也飽受爭論的政治改革來說,隨著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百姓生活穩步提高,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需求逐漸提高,政治改革勢在必行。就算王元慶不提政治改革,甚至今後幾任國家領導人都不提政治改革,到了某個時期。民眾的意願將超過政府的管製力度,迫使政府進行政治改革。王元慶主動發起政治改革,實際上掌握了改革主動權,而不是在民意的壓迫下被動改革。王元慶隻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而不像紀佑國那樣,以開創性的方式為共和國指明了發展方向。換句話說,就算沒有王元慶,遲早也會有人完成紀佑國沒有完成的改革壯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