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民眾眼裏的戰爭(2/4)

作者:閃爍字數:1432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48

    政治改革如此,科技立國也是如此。

    雖然在絕大部分人看來,趙潤東是名副其實的過渡領導人,主要任務就是消化紀佑國留下的改革果實,讓國家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發展壯大,但是在某些人看來,王元慶也是過渡型領導人,主要任務也是消化紀佑國留下的改革果實,為共和國創造更加有利於發展的內外環境。當共和國的實力達到更高的程度、由量變引起質變的時候,肯定需要一位像紀佑國那樣的領導人,率領共和國登上輝煌的巔峰。

    不管這些說法站不站得住腳,事實是,隻要堅持科技立國的政策,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就不會遇到大問題。

    當然。穩定的內部環境不僅僅是經濟問題。

    事實上,經濟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單獨考慮的問題,政治、外交、軍事、文化、價值觀都會對經濟產生影響。雖然穩定國內環境的首要因素就是經濟,但是絕對無法隻用經濟手段達到目的。

    眾多百姓關心的還是戰爭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因為在20年內經曆了多次大規模戰爭,所以共和國民眾承受戰爭的能力非常強,遠遠超過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民眾,但是很少有人看到,持續不斷的戰爭已經改變了共和國百姓對待戰爭的態度。別的不說,20年來,共和國民眾的收入增長速度一直在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之上,可是在扣除了通貨膨脹之後,共和國民眾的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11倍,而是僅僅增加了5倍。雖然這個速度仍然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了所有大型經濟體,但是在部分共和國民眾看來,如果沒有連續不斷的戰爭,他們的收入還能增加不少。換句話說,戰爭奪去了原本屬於民眾的財富。

    為了迎合共和國民眾的胃口,部分西方新聞媒體也在宣傳中誇大其詞,認為沒有持續不斷的戰爭,共和國的經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共和國民眾的收入會增加好幾倍,早就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了。

    事實確實如此嗎?

    沒有任何經濟學者支持西方新聞媒體的觀點,就連一些西方經濟學家都承認,雖然戰爭對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但是大部分影響都是短期與暫時的,從長遠看,戰爭給共和國帶來了非常大的利益。

    第四次印巴戰爭。共和國用大約2000億元的戰爭開支獲得了巴基斯坦近2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與數千萬廉價勞動力,隨後通過建立“中國-南亞經濟共同體”,獲得了一個擁有5億人口(除印度)的龐大市場與數億勞動力,為共和國國內的數萬億資本找到了出處,也為共和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基礎。南海戰爭,共和國除了獲得一個擁有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與數億廉價勞動力之外,還獲得了極為寶貴的資源,為“電力**”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也為國內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半島戰爭,共和國不但消除了切身威脅,還通過幫助朝鮮進行戰後重建,獲得了巨額回報。就算絕大部分人認為得不償失的日本戰爭,共和國也獲得了無法用經濟價值衡量的好處,比如消除日本威脅之後,共和國的國防開支至少可以縮減20%,獲得琉球群島的駐軍權之後,共和國東部沿海地區得到了安全保障,大量軍事設施向外轉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