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二章 分水嶺(3/5)

作者:閃爍字數:1557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03

    在共和國與美國聯手的情況下,連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都被逼得走投無路,其他那些擁有核武器、或者試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更加沒有選擇的餘地。當然,這並不表示這些國家會束手就擒。

    談判中,以色列就明確提出,如果國家與民族安全得不到保障,以色列絕對不會銷毀核武器。受以色列的影響,伊朗政府也明確表態,如果以色列拒絕銷毀核武器。伊朗仍然會積極研製核武器。

    伊朗的威脅多半可以當作耳邊風,早在2017年,美國就在伊朗戰爭中摧毀了伊朗的核武器研製基礎,不然也不會心安理得的從伊朗撤軍。按照國際社會的估計,就算伊朗集中國家力量,也不可能在2060年之前研製出具備實戰能力的核彈頭。

    關鍵還是以色列的安全問題。

    雖然以色列隻有大約60枚核彈頭,而且隻有20枚能夠用導彈運載,其餘的都是隻能用飛機投擲的戰術核彈頭,但是在全麵銷毀核武器的前提條件下,如果以色列拒絕銷毀核武器,無疑於宣判了核裁軍的死刑。

    如何才能保證以色列的安全?

    按照布蘭迪諾的提議,包括美國、共和國、俄羅斯、法國與英國在內的所有參與全麵核裁軍的國家必須做出承諾,為以色列提供戰略安全擔保,禁止向以色列周邊國家輸出武器裝備,並且在以色列遭到入侵或者威脅的時候提供軍事援助。針對布蘭迪諾的提議,王元慶針鋒相對的提出,共和國可以為以色列提供戰略安全擔保,甚至可以在以色列遭到入侵時出兵相助,但是以色列必須與周邊國家簽署和平協議,承認巴勒斯坦的獨立國家地位,將包括戈蘭高地在內的、侵占的領土歸還給周邊國家。

    關於以色列的安全談判,幾乎成了國際核裁軍的命門。

    雖然共和國與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很大,但是為了不對裁軍產生太大影響,布蘭迪諾與王元慶都同意將以色列問題單獨列出來,通過專門談判加以解決。參與談判的除了參加國際核裁軍大會的伊朗、敘利亞與埃及之外,還將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利比亞等周邊地區的阿拉伯國家。

    除了以色列問題之外,還有巴西與阿根廷問題。

    相對而言,這個問題好解決得多。雖然巴西與阿根廷都指責對方在研製核武器,但是在共和國與美國出麵之後,巴西與阿根廷迅速達成諒解,均表示願意在國際核裁軍的框架範圍內放棄核武器發展計劃,並且拆毀所有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的設施。

    相似的問題層出不窮,每個問題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