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三章 集團化(2/4)

作者:閃爍字數:1534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04

    與共和國一樣,美國也在努力打造第二個“北約”。

    受全球大蕭條、地緣政治等影響,美國所打造的同盟組織與“集約”有很大區別,其前身是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在此基礎上,該組織現貨吸納了英國、巴哈馬、危地馬拉、哥倫比亞、秘魯等國,並且在2024年更名為“西半球一體化條約組織”,簡稱“西約”。

    與“集約”一樣,“西約”從起步到成熟,需要足夠的時間。

    倫敦會議就成為了“集約”與“西約”邁向成熟的標誌性轉折點。

    在倫敦期間,王元慶會見了巴基斯坦等集約組織成員國與朝鮮等觀察員國首腦,在集約組織內部會議上提出,除了集體安全保障之外,集約組織應該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和國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各成員國與準成員國的利益訴求,並且堅持開放市場的原則,加強與各國的往來。最重要的是,王元慶在集約組織內部會議上正式提議吸收印度為觀察國。在好幾個國家比較關心的“補償”問題上,王元慶的態度很明確,共和國不會因為全麵核裁軍提供補償,因為共和國已經為集約成員國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共和國可以在經貿領域為集約成員國與準成員國提供更多的援助與支持,加強集約成員國的關係,推動集約發展。

    王元慶在拉支持,布蘭迪諾也在拉支持。

    集約積極拉攏印度的時候,西約在積極拉攏巴西。隻是,布蘭迪諾的“運氣”沒有王元慶那麽好。不管怎麽說,巴西都是地區性大國,而且是南美地區的頭號大國。雖然巴西與美國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在安全問題上也有求於美國,但是巴西不是印度,也就不可能像印度那樣,迫切的希望加入某個集體安全組織。

    不管怎麽說,以共和國為首的集約、以及與美國為首的西約在倫敦會議期間都得到了擴大與充實。更重要的是,正是集約與西約發揮的積極作用,讓“補償”提議變成了一紙空文,從而使全麵核裁軍條約得以順利推進。

    雖然從現實角度看,王元慶與布蘭迪諾利用地區性國際組織的行為都是為了推動全麵核裁軍,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兩人的目的肯定是想在全麵核裁軍條約生效後的國際新秩序中為本國牟取更多的利益。

    事實上,地區性國際組織離全球性國際組織隻有一步之遙。

    離開倫敦的前一天,布蘭迪諾會見了菲律賓總統特使(菲律賓沒有參加國際核裁軍大會),在菲律賓加入西約的問題上給出了明確答複,隻要菲律賓滿足了入約的主要條件,美國就會積極支持,說服其他成員國。

    這一天晚上,王元慶也在下榻的賓館會見了阿根廷總統塞隆。

    “貴國加入集約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這是有幾個問題,還得請總統閣下諒解。”王元慶的話很客氣,畢竟塞隆也是國家元首。“主要就是入約的基本條件。不是我國認為貴國沒有資格入約,總統閣下與我也認識幾十年了。我一直將貴國當成值得信賴的盟友,貴國也一直將我當成值得信賴的朋友。關鍵問題是,按照入約的基本條件,隻有在沒有領土與領海爭端的情況下,貴國才能加入集約組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