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章 一路走好(2/4)

作者:閃爍字數:1520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07

    李存勳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從這也能看出王元慶的長遠眼光。在共和國高層的眾多領導人中,與利益集團瓜葛最少,最能推動政治改革的肯定是李存勳。作為軍情局長,李存勳有足夠的影響力,甚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不管誰當下一任國家元首,隻要李存勳還在軍情局,隻要李存勳堅定不移的支持政治改革,王元慶的政治果實就能保留下來。至少5年之內,沒人能夠改變政治改革的前進方向。5年之後,隨著普選逐漸被民眾接受,就算有人想改變未來,也得問問共和國的公民是否同意。

    李存勳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他覺得這個任務太艱巨了。

    當然,艱巨的事情不僅僅是政治改革,還有剛剛開始的第三次軍事改革。

    與政治改革相比,軍事改革受到的爭議更大。

    當初,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落後的政治體製已經成為阻撓共和國前進的主要因素,政治改革已經到了不得不推行的地步,因此政治改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特別是廣大民眾的支持。相對而言,在王元慶提出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時候,支持者並不多。

    與前兩次軍事改革相比,第三次軍事改革的主要反對者是軍隊。

    這是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問題,因為前兩次軍事改革的主要支持者就是軍隊。拋開表象看事實就能發現,前兩次軍事改革的受益者是軍隊,準確的說,是希望共和國變得更加強大的軍人,而王元慶提出的第三次軍事改革不但沒有讓軍隊獲益,甚至讓很多軍人認為,將嚴重削弱共和國的軍事力量。

    事實果真如此嗎?

    李存勳也是軍人,但是他並不認為軍事改革削弱了共和國的軍事力量。

    當然,這一切還得從印度戰爭說起。

    印度戰爭是共和國建國以來打得最漂亮的一場大規模地區戰爭,雖然王元慶、項鋌輝與裴承毅等政治、軍事決策人員的出色表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共和**隊的強大戰鬥力才是印度戰爭取勝的關鍵因素。2035年底,戰爭結束的時候,李存勳都有點不敢相信,不到半年,共和**隊就擊敗了印度。並且占領了印度全境。要知道,在此之前,就連王元慶都認為至少需要1年半才能擊敗印度。

    共和**隊在印度戰場上的出色表現,讓王元慶堅定了軍事改革的決心。

    看上去,這不合邏輯。畢竟共和**隊表現得這麽好,作為國家領導人,沒有任何理由發起一次裁軍25萬的軍事改革。如果從國家的高度來看,就能明白這輪軍事改革的根本目的了。

    對一個國家來說,軍隊就是用來對付敵人的拳頭。

    毫無疑問,拳頭不是越大越好,因為要想發揮這隻拳頭的威力。還得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對一個國家來說,體魄就是國家的經濟、科技、文化、政治、外交、教育等決定國家綜合實力的“軟實力”。如果把國家比喻成拳手,因為總體“質量”有限,拳頭越大,意味著身體越小,當兩者不成比例的時候,拳頭的威力就發揮不出來,甚至會拖垮身體,使拳手變得虛弱不堪。

    王元慶推行第三次軍事改革,就是要控製拳頭的大小,讓更多的營養留在身體裏。

    毋庸置疑,從長遠來看,共和國遲早要裁軍,控製軍事力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