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章 針鋒相對(3/4)

作者:閃爍字數:1552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03

    用一些美軍將領的話來說,土軍的實力還不如當年的韓軍。

    雖然杜奇威對土耳其的了解並不多,但是他肯定知道土軍的實力,也就知道土軍擋不住共和**隊的前進步伐。如果杜奇威稍微悲觀一點,他甚至得考慮,土軍會不會在共和**隊的猛攻下土崩瓦解。

    杜奇威必須留一手。

    按照裴承毅的判斷,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杜奇威必須盡量準確的預測出戰爭爆發的時間,並且讓土軍及時做好戰鬥準備,從而以最佳狀態麵對挑戰。因為土軍的反應速度明顯比美軍慢,所以杜奇威必須提前向土軍下達戰鬥命令。

    也就是說,土軍的舉動將宣告杜奇威的戰術部署。

    與杜奇威不同的是,裴承毅不用為虛假情報擔憂。主動權在裴承毅的手裏,在美軍主力部隊到達之前,杜奇威沒有理由傻到用土軍的行動去麻痹裴承毅。

    要想掌握土軍的動靜就簡單得多了。

    到28日深夜,軍情局已經調整了大約20顆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保證每30分鍾就能收到一次確切情報。為了及時處理完海量的偵察情報,軍情局不但啟動了所有備用的計算機係統,還動用了數萬名情報分析員,確保每名分析員每次隻分析1張照片,從而在5分鍾內完成分析工作。算上把情報發給聯合司令部所需的時間,情報的時間偏差也不會超過40分鍾,基本算得上是實時情報。

    毋庸置疑,這種強大的情報收集與處理能力,絕對是CIA與NSA望塵莫及的。

    正是如此,29日淩晨2點40分,裴承毅就收到了由軍情局發來的第一份關於土軍進行戰爭動員的情報。因為情報的“刷新率”達到了每小時2次,所以裴承毅沒有急著下達作戰命令,而是決定再等一等。3點10分,第二份與土軍有關的情報送到,土軍的動員範圍正在擴大,而且明顯是在為戰鬥做準備。更重要的是,主管情報分析工作的周翔在報告中明確提到,土軍將在3點30分左右做好戰爭準備。

    這次,裴承毅沒再猶豫了,立即聯係了在張孝瓏。隨後讓東方聞按照計劃下達命令。

    作為軍情局派到聯合司令部的聯絡官,張孝瓏同步收到了發給裴承毅的情報(事實上是由他轉發給裴承毅的),所以在裴承毅做判斷的時候,他也會做出判斷,並且在裴承毅下達命令之前就聯係了已經進入伊朗的特別部隊,也就是由勞譽德率領的那支攜帶著秘密設備的特別部隊。

    此時,這支部隊已經到達了位於伊朗東部,盧特荒漠裏的尚達克,並且在一群軍情局派來的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架設好了笨重的幹擾設備。

    準確的說,這是一種“非致殘性能量武器”。

    早在20年代,共和國與美國就在能量武器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雖然受到能源供應係統的限製,直到30年代初,能量武器才具備實用價值,用在了各種戰術與戰略平台上,但是共和國與美國在能量武器領域的拓展應用表現得更加積極,並且在20世紀就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到30年代中葉就非常成熟了。比如在印度戰爭期間,共和國海軍就利用了在激光武器係統基礎上開發的“激光虛擬三維偽裝係統”,用來偽裝伴隨航母戰鬥群活動的護航戰艦,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成功欺騙了美國的偵察衛星。

    能量武器的另外一個拓展應用就是“非致命性武器”。這裏既包括針對人員的武器,也包括針對設備的武器,比如用來摧毀偵察衛星上的光學設備的激光器,以及電子設備的定向電磁武器。這些武器不會直接摧毀衛星,卻能摧毀衛星上的關鍵設備,使衛星喪失正常工作的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