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零六章 海上平台(3/4)

作者:閃爍字數:146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39

    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海上平台”項目落到了國防部的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一變動,讓“海上平台”項目起死回生。

    新任國防部長帥永康與顧衛民一樣。是一個“會計出身”的官員,做什麽事之前都會算筆賬。作為顧衛民的心腹,帥永康要想在國防部長的位置上幹出點名堂來,就得做幾件有意義的事情。事實上,帥永康一直在做一件他認為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阻止林嘯雷破壞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說直接一點,就是不讓林嘯雷亂來,避免在國防建設上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林嘯雷拚命打造“大艦隊”,帥永康卻堅決反對與美國搞海上軍備競賽。

    獲得“海上平台”項目的主導權後,帥永康一反常態,決定大力支持這個項目。不得不承認,林嘯雷在玩手段上還是差了一點。因為他之前也在大力推進這個項目,所以在帥永康明確表態支持後,他沒有反對,而是主動提出了成立一個由國防部與總參謀部一起牽頭的項目組,而帥永康則順水推舟,把四大軍種與陸戰隊拉了進來。到這個時候,林嘯雷才反應了過來,可是反對已經來不及了,也就隻能把軍情局也拉了進來,並且以保密為名,要求由軍情局負責總體協調工作。事實上,帥永康隻有一個目的,就是用“海上平台”項目對付由林嘯雷全力支持的“重慶”級超級航母。

    受此影響,前幾年,共和國就有人提出了“航母無用論”。

    因為這種論調對“海上平台”也沒有好處,畢竟航母都沒用了,比航母慢、更加脆弱的海上平台就更加沒有用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帥永康並不想在“海上平台”上花費太大的精力。

    非常可惜的是,帥永康沒有算到李存勳的態度。

    既然這件事情落到了李存勳的手上,那就不會無果而終。從某種意義上講,林嘯雷在最後關頭把李存勳拉進來,就是因為他看透了帥永康的真實意圖,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海上平台”項目將凶多吉少。

    有了李存勳,帥永康也就隻能將計就計了。

    當然,在軍情局的策劃下。共和國的“海上平台”項目一直不為外界所知。

    為了做到保密,軍情局用上了“偷梁換柱”這一招。事實上,早就被外界廣泛所知的“快速戰略投送艦隊”就是“海上平台”。

    按照張孝瓏提供的情報,隨著最後2艘“快速投送艦”在年初服役,“海上平台”已經具備了實戰部署能力。當然,與美國海軍提出的“海上平台”不同的是,共和國的“海上平台”不僅僅是兵力投送平台,還是一個物資轉運平台,以及綜合保障平台。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能夠率先搞出“海上平台”,主要得益於技術進步。

    在連航母都得講求隱身的時代,長1000多米,寬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海上平台”無疑是最為醒目的打擊對象了。別說抵擋飽和攻擊,1艘潛艇就能對其構成致命威脅。更要命的是,“海上平台”幾乎無法規避攻擊。隻要有足夠強大的情報係統,航母這類大型戰艦能夠憑借速度避開危險,而沒有任何速度優勢可言的“海上平台”卻無法規避危險。如果考慮到“海上平台”的可部署範圍,即受結構強度影響,隻能部署在海況較好的海域,在天氣相對惡劣的情況下,不但無法正常運作,還有受損的可能性,那麽“海上平台”更加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可以說,美國海軍搞了幾十年都沒有搞出個名堂來,就是受這些問題的限製。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得提高技術水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