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零六章 海上平台(2/4)

作者:閃爍字數:146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39

    不管怎麽說,伊朗戰爭是美國當局為了消耗掉國內過剩物資打的一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打贏。大蕭條爆發之後,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美國共和黨總統弗雷德裏克隻能推行凱恩斯主義,以財政預算開支的方式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勞動崗位,而國防預算就是政府財政開支的大頭。

    在軍費比較充足的情況下,美國海軍決定單獨搞“海上平台”。

    可以說,在美國海軍的努力下,2027年左右,“海上平台”幾乎就要變成現實了。當時承包該項目設計工作的諾思羅普公司已經完成了總體設計,細節設計也進行了一大半,就等美國國會批準采購經費了。非常可惜的是,共和黨在這一年輸掉了大選,而當選的民主黨總統韋斯特伍德的競選口號就是縮減政府開支,提高政府公信度,增強美元購買力。以當時的情況,別說花400億美元購買一座“海上平台”,就算隻需要40億美元,白宮也不會批準這樣的軍購合同。

    用“胎死腹中”來形容美國海軍的“海上平台”項目,一點也不為過。

    與美國海軍相比,共和國海軍就要幸運得多了。

    早在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共和國海軍就提出了與“海上平台”類似的方案。當時的情況是,因為沒有航程足夠遠的作戰飛機,所以共和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在參戰之後,隻能打擊印度北部地區的目標,而無法打擊印度南部地區的軍事目標。因為無法一舉摧毀位於印度次大陸南端的戰略導彈基地,擔心遭到印度的核包袱,所以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共和國的表現非常謹慎。在此情況下,共和國海軍提出了建造一種能夠讓重型戰鬥機正常起降的大型海上作戰平台。

    非常可惜的是,這樣設想很快就被否決了,因為運載戰鬥機的首選肯定是航母。

    隨後20年。雖然共和國參加過多場戰爭,但是留給海軍發揮的空間並不大,所以共和國海軍沒有建造“海上平台”的迫切需要。直到2035年的印度戰爭,共和**隊才首次感受到了投送能力不足帶來的問題。在戰後的總結報告中,裴承毅就明確提到,如果擁有一支由海到陸的投送部隊,印度戰爭的結果將對共和國更有利。雖然裴承毅沒有明確指出所謂的“投送部隊”到底是航母戰鬥群、兩棲攻擊艦隊、還是別的什麽,但是大部分海軍將領都認為,裴承毅指的是一種主要用來投送地麵作戰部隊,而且投送能力遠超過兩棲攻擊艦隊,擁有完善的自我保障能力的海上作戰平台。顯然,這就是美國海軍搞了幾十年的“海上平台”項目。更重要的是,印度戰爭之後,裴承毅去了裝備辦公室,而且擔任裝備研製與采購的審批工作,所以在軍費相當緊張的情況下,海軍還是獲得了一筆不算少的研製經費,啟動了共和國的“海上平台”項目。

    受第三次軍事改革影響,海軍從一開始就決定走“親民路線”。

    說簡單點,就是把降低采購與維護成本放在首要位置上。雖然林嘯雷在2037年出任總參謀長之後,非常重視這個能夠讓海軍脫胎換骨的計劃,要求海軍加快開發速度,但是新任海軍司令華劍鋒並不認為應該隨意花費納稅人的血汗錢。在“海上平台”項目上仍然非常小心謹慎,要求承擔設計工作的華東船舶設計院必須把降低成本放在首位,不要為了趕進度而放棄某些必要工作。

    顯然,華劍鋒的這一態度讓林嘯雷很是不爽。

    這個時候,林嘯雷全力推動的“大艦隊計劃”也受到了影響,建造“重慶”級航母的工作一再受阻。為了讓國防部在航母建造上讓步,林嘯雷必須做出犧牲。既然華劍鋒在“海上平台”計劃上的熱情度不高,該計劃就可以舍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