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低空霸主(3/4)

作者:閃爍字數:1411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59

    事實上,美國陸軍的第一種采用螺旋磁感應推進係統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已經完成了設計與試製,正在進行試飛,預計在2045年前就能投產。

    不管怎麽說,利用VC-31型垂直起降運輸機,美國陸軍能夠為第101突擊師配備戰鬥全重在30噸左右的步兵戰車。雖然M32A1的設計比較失敗,在不減重的情況下,戰鬥全重超過了VC-31的最大運載能力,但是在大部分戰鬥中,特別是在突擊師這樣的輕型部隊參與的戰鬥中,步兵戰車、以及由步兵戰車演變而來的其他作戰車輛,比如火力支援車、反坦克戰車等等,能夠執行大部分的作戰任務。

    當然,作為突擊師,最厲害的還是空中突擊與打擊能力。

    大概是沒有合適的主戰坦克,所以第101突擊師的3個旅中,隻有1個突擊旅,其他2個旅都是空中打擊旅,裝備了與VC-31采用同一平台、性能與26B旗鼓相當的31A型垂直起降武裝攻擊機。

    與共和國陸軍不一樣,美國陸軍從來沒有主導權。為了避免與空軍發生摩擦,美國陸軍在研製VC-31與31A的時候,就對其性能與戰術使用做了明確界定,即VC-31是用來取代VC-22與H-60係列、H-53係列與H-47係列直升機的,隻適合於戰術空運的垂直起降運輸機,而31A是用來取代AH-64係列武裝直升機與22係列垂直起降武裝攻擊機的陸軍型作戰飛機。也就是說,兩者都是直升機的延續。

    實際上,從兩者的命名上就看得出來,美國陸軍在發展航空兵的時候非常小心。

    不管怎麽說,誰也不能否認31A的性能。事實上,這種低空攻擊機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共和國陸軍的26B,甚至可以說,26B在印度戰爭中的精彩表現是促使美國陸軍研製31A的主要原因。雖然在30年代初,也就是26B剛剛在藏南衝突中嶄露頭角的時候,美國陸軍就提出了研製一種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對後勤保障與地麵維護沒有太高要求的低空攻擊機,以全麵取代服役了40多年的AH-64係列武裝直升機,以及故障率搞得出奇的22係列攻擊機。但是在印度戰爭之前。這個項目一直排在其他幾個主要地麵武器項目之後,並沒受到美國陸軍的高度重視,直到2035財年度,美國陸軍才為該項目爭取到了一筆價值高達175億美元的追加撥款,並且明確了在VC-31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提高後勤保障效率。由此可見,美國陸軍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用不太情願的方式完成了31A的開發工作。按照美國陸軍最初的設想,這種攻擊機不但應該具備強大的打擊能力,還應該擁有非常好的後勤保障效率,必須采用螺旋磁感應推進係統,而不是傳統的渦輪發動機。

    萬幸的是,開發該裝備的波音公司沒有讓美國陸軍失望。

    從對地打擊能力上來看,31A不比26B差多少。因為同樣采用了垂直起降運輸機的機體結構,所以31A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糟糕,完全達到了美國陸軍提出的標準。

    總的來說,31A是一種比較成功的低空攻擊機,也是26係列之後,第二種在低空活動,以對地打擊為主要任務的作戰飛機。當然,與26B一樣,在攜帶對空彈藥的情況下,31A也能執行爭奪低空製空權的作戰任務,也就是用來對付敵人的垂直起降運輸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