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三十五章 超遠程奔襲(3/4)

作者:閃爍字數:1450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07

    這…問題,槍斃了上飛的改裝方案。

    事實上,還真沒有哪個國家將大型民航客機改裝成反潛巡邏機。為了保證反潛巡邏機的低空飛行品質,美國在改裝P-8的時候,對B-737的氣動外形做了很大的修改,光是設計工作量就相當於重新設計一架飛機。

    以民用飛機為基礎發展反潛巡邏機的路被堵死了,海軍隻能回到老路上來。

    緊跟Y-14服役的是Y-15大型戰略運輸機。

    毫無疑問,Y-15是一種非常強悍的戰略運輸機,不但航程遠,載重量驚人。而且內部空間非常寬敞,給改進工作留下了足夠多的冗餘空間。問題是,Y-15也存在與大型民航客機一樣的問題,即造價昂貴、對部署基地的要求非常高、以及低空性能差。這些性能上的問題別說海航受不了,就連空軍也受不了,不然Y-15不會在服役還不到20年的情況下,被共和國空軍“批量”處理給了友好國家。

    連續幾次失敗後,海航轉移了重點,即全力研製充電機。

    當時,共和國空軍也在充電機上投入了很大的力氣,所以海航算是搭了個順風車。

    直到Y服役,情況才得到改變。

    作為共和國研製的第一種“通用型戰略運輸機”,Y擁有戰術運輸機的起降性能與低空飛行品質,以及戰略運輸機的載重量與航程。可以說,Y把運輸機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雖然YA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可靠性不高,導致維護保養麻煩,戰時的出動率也非常低,但是Y基本上解決了這些問題,成為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最佳運輸機,不然共和國空軍也不會僅保留這種運輸機了。

    萬幸的是,在Y的研製過程中,海航也出了不少的力氣。

    原因很簡單,在那個時候,海航擁有一支規模不俗的空運力量,而且在裁減之前就訂購了一批Y。準確的說,是與製造商簽訂了將YA改進為Y的合同。

    既然海航的規模必須縮小,就得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本著這一思想,海航決定以Y為基礎,改裝一種反潛巡邏機。

    受海航改變影響,實際上是以YA為基礎,在改裝的時候,所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都參照了Y的標準。

    不管怎麽說,海航這次走對了方向。

    因為Y是第一種采用模塊化設計方式的大型運輸機,所以改裝工作相對簡單,隻需要將運輸模塊換成巡邏機模塊。就能將運輸機改裝為巡邏機。當然,巡邏機的模塊必須單獨設計,而且得按照任務需求進行設計。說簡單一點,就是將運輸機上用來裝載貨物的貨艙更換成用來裝載對海搜索雷達、磁異常探測器、聲納浮標投放器、反潛魚雷與深水炸彈等各種巡邏機必備的武器裝備的艙室,並且增添一些專門為長途飛行準備的艙室,讓飛行員能夠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保持旺盛精力。

    總的來說,改裝工作並不複雜。

    這種被命名為A的遠程巡邏機在2037年底首飛,在2039年底開始量產。因為海軍的軍費比較寬鬆,所以海航計劃在10年之內采購220架A。到2041年初,海航已經獲得了24架A。

    既然是軍用飛機,自然得有軍用飛機的特點。

    事實上,A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遠程巡邏機。在設計的時候,海航就提出了多任務的要求,即通過快速更換不同的任務模塊,能夠執行不同的作戰任務,而各個任務模塊的通用性必須在50%以上,而且在更換任務模塊之後,隻需要在飛機的控製係統中選擇不同的控製模式就能升空作戰,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測試。可以說,這是非常高的設計要求。萬幸的是,這個時候陸航已經開發出了DZ-25E,共和國的飛機製造廠已經掌握了模塊化設計的精髓,知道該如何來滿足海航的要求。甚至可以說,正是DZ-25E與26D在模塊化設計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才讓A成為了一種優越的遠程巡邏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