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三十八章 極速狂飆(3/4)

作者:閃爍字數:1394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10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隻是不容易實現。

    原理也很簡單,那就是利用電磁場的排斥效應。首先將導彈周圍的空氣離子化,即讓空氣中的分子成為帶電離子,而且是同一性質的帶電離子,然後使導彈的彈體帶同樣性質的電荷,隻要電場足夠強大。就能利用電場排斥作用將帶電的空氣離子排開,在導彈外表麵製造出一層真空。

    要想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最大的問題就是獲得足夠強大的電場。

    以A型導彈為例,在彈重為1250千克的情況下,導彈在距離目標135千米的時候開始加速衝刺,末段彈道飛行時間為20秒,所需電能超了14GJ,相當於250千克16級複合蓄電池充滿電時所含有的電能。對於1枚質量為1250千克的反艦導彈來說,肯定無法攜帶250千克複合蓄電池。就算換上在2041年初才在實驗室裏誕生的20級複合蓄電池,也難以滿足需要。因為複合蓄電池的儲電能力與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與電池的體積成正比,而導彈的表麵積與體積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就隻能通過加大導彈的質量來提高導彈的飛行速度。事實上,在A之前,第一種速度達到20馬赫的實驗型反艦導彈的質量就超過了5000千克。顯然,重達5000千克的導彈不但造價高得讓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接受,也不具備實戰部署能力。說直接點,就算用戰略轟炸機發射,一架轟炸機也隻能攜帶2到6枚導彈,至少需要100架轟炸機才能進行一次飽和打擊,而100架轟炸機的造價比1支航母戰鬥群還要高得多。

    共和國能夠率先研製出20馬赫的反艦導彈,就是因為在相關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與其他反艦導彈相比,A除了保持較為細長的彈體結構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導彈尾部,從4台火箭/衝壓一體式發動機的中間引出了一根長度超過5米的“尾巴”。平時這根由記憶合金製造的金屬導線埋藏在導彈尾部,隻有在導彈發射之後,而且速度超過10馬赫的情況下,才會伸展出來。這根“尾巴”的作用很簡單,那就是為周圍的帶電離子提供一個綜合電場。說得直接一點,A的殼體帶的是負電,在導彈急速飛行的時候,周圍同樣帶負電的離子會在電場力與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導彈尾部集中,如果沒有這根“尾巴”,這些離子就會在富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以放電的方式釋放出多餘的電能,從而對導彈夠成威脅,甚至會對導彈的速度與方向造成影響。有了這根“尾巴”之後,帶負電的離子就能在此放出電能,同時可以加快帶電離子的運動速度,在導彈尾部形成一個強大的電場與壓力場。“尾巴”長達好幾米,主要就是為了削弱異性帶電離子相吸,對導彈的飛行速度產生的負麵影響。

    這麽做的最大好處還是加快了外表麵帶電離子的運動速度,使導彈正麵的空氣密度降低了好幾個數量級,從而將導彈的“放電”要求大大降低,也就讓導彈不需要攜帶太多的複合蓄電池,使導彈的質量控製在了合理的範圍之內。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巧妙,而且非常實用的設計。

    這個設計在理論上沒有什麽大的突破。卻充分反映出了工程師的創造力。

    反艦導彈性能的迅速提升,逼迫艦隊防空係統快速升級。

    2035年,10馬赫的反艦導彈讓世界各國對共和國的反艦導彈刮目相看。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向不太重視反艦導彈的美國海軍加快了相關研究的速度,並且對艦隊防空能力做了重新評估。得知共和國正在加緊研製速度高達20馬赫的反艦導彈之後,美國海軍更是一反常態的調整了艦隊防空秩序,將原先給予厚望的外圍防空放在了艦隊防空之後,隨後又將艦隊的末段攔截能力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