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章 巨大成果(3/4)

作者:閃爍字數:1391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26

    因為要在“道義”上做文章,所以共和國必須與阿拉伯世界站在一起。

    問題是,阿拉伯的敵人不僅僅是得到西方世界支持的以色列。從某種意義上講,因為美國在2015年之前單獨稱霸世界20多年,迫於美國的yin威,很多阿拉伯國家都不再把以色列當做頭號威脅,甚至公開承認了以色列。比如當年埃及為了奪回西奈半島,就在美國的撮合下與以色列修好,並且承認了以色列。所以在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看來,隻要以色列沒有擴張的野心,就不是真正的威脅。同樣的道理,因為長期被西方新聞媒體妖魔化,所以很多阿拉伯國家都把伊朗當成了真正的威脅。別的不說,包括伊拉克在內的所有海灣沿岸國家都認為伊朗才是最大的威脅。

    如此一來,共和國與伊朗的關係肯定不可能過於親密。

    事實上,哪怕在伊朗戰爭期間,連沙特與科威特這些把伊朗視為頭號威脅的阿拉伯國家都迫於宗教因素,公開譴責美國製造戰端,共和國也沒有與伊朗走得很近,而是把俄羅斯頂在了前麵。雖然這麽做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因為當時共和國剛剛經曆了東海戰爭,而且正在為平定南海地區做準備,所以不大可能為了伊朗與美國鉚上,但是共和國對待伊朗的政策非常明確,即為伊朗提供一切可以用來對抗美國的便利條件,卻不與伊朗結盟。事實上,共和國一直沒有在與伊朗結盟的問題上挑明態度,甚至在伊朗申請加入集約集團的時候,共和國也在相仿設法的製造麻煩。

    總而言之,從一開始,共和國就沒有把伊朗當成真正的盟友。

    問題是,疏遠伊朗必須有個理由。

    這就如同製造戰爭一樣,總得想辦法找個理由。

    因為與伊朗的特殊關係、中東地區的複雜局勢。所以共和國肯定不會與伊朗翻臉,甚至不會直接打壓伊朗。如此一來,要想讓阿拉伯國家相信共和國不會扶持伊朗,就得在某些關鍵問題上有所作為。

    毫無疑問,伊拉克就是“關鍵問題”。

    可以說,共和國一直支持伊拉克獨立發展,就是做給其他阿拉伯國家看,讓阿拉伯人相信,共和國才是阿拉伯世界的朋友。

    一項持續了30多年的政策,也該結出果實了。

    中東戰爭之後,因為伊拉克不是戰區,沒有遭受戰火摧殘,所以共和國的援助以民間投資為主,其中就包括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投資開發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與石油綜合處理工業園。在這個項目上,三堅集團、葉宏集團等多家共和國的超級跨國企業總共出資數千億元,其中第一批投資就達到了1500億元。一期工程在2044年底完工後,工業園每年能夠處理250億方天然氣(液化裝罐,然後從巴士拉與科威特的塞比耶堡啟運)、1.4億桶石油(相當於2億噸石油,主要就是按照化工企業的要求進行初步處理)。二期工程將在2050年完工後,除了天然氣的年處理能力提高到500億方之外(預計到時候共和國的天然氣年進口量將達到800億方),還將具備年產化肥7000萬噸的能力(預計到時候共和國的化肥年進口量將達到3000萬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國還需要進口大約5500萬噸化肥),以及2500萬噸工業級化工原料(主要就是人工橡膠、合成塑料,而預計到時候共和國每年需要進口大約1500萬噸)的生產能力。三期工程將在2055年完工,工業園將具備完整的化工產業鏈條,除了繼續向共和國等市場輸出液化天然氣、化肥、化工原料等初級工業產品之外,還將輸出工業製成品,並且成為海灣與中東地區最主要的化工工業與加工工業基地。因為到時候從巴士拉到拉塔基亞,貫穿伊拉克、敘利亞與庫爾德斯坦的中東鐵路的擴容工程將全線完工,所以該工業園還將輻射到北非等阿拉伯地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