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四十章 空天戰機(3/4)

作者:閃爍字數:1422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58

    問題是,這種以“投彈”為主要任務的空天戰機幾乎沒有實用價值。

    從作戰成本上看,因為空天戰機的使用成本遠高於任何一種飛機,即便能夠利用相對較高的飛行高度,讓價格低廉的彈藥達到相對較遠的射程,其作戰成本也遠遠超過了空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從打擊效率上看,因為空天戰機發射前的準備工作比較繁瑣,還會受到時間窗口限製,所以其速度優勢很難體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隨著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提高到20馬赫,而且戰略轟炸機具有長期滯空待命的能力,所以在絕大部分時候,空軍能夠在30分鍾內完成打擊行動。顯然,在作戰效率上,缺乏長期滯空待命能力的空天戰機也沒有多大的優勢。

    事實上,要讓空天戰機長期滯空待命也不難。

    作為亞軌道飛行器,隻需要增添一級助推器,或者對主發動機做改進,就能讓空天戰機成為軌道飛行器,也就能夠長期滯空。問題是,在此情況下,空天戰機與人造衛星沒有多大區別,極易遭到攻擊,而且也抵擋不住攻擊,生存能力很成問題。

    因為有這麽多的問題,所以共和國與美國都沒有在40年代大批量采購空天戰機。

    正如前麵提到的,共和國與美國天軍都希望第一種空天戰機具有完備的戰鬥力,不但能夠像空軍的轟炸機那樣,用各種彈藥攻擊地麵目標,還應該像空軍的戰鬥機那樣,能夠攻擊飛行範圍內的所有目標。

    要想具備這樣的作戰能力,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攻擊軌道目標的難度並不大,因為所有軌道飛行器都有固定的、至少相對固定的飛行軌道,所以空天戰機可以借助地麵係統支持。在固定點上進行攔截。關鍵技術如何對付空天戰機這類亞軌道飛行器。準確的說,不是用什麽辦法把空天戰機打下來,而是如何有效的發現空天戰機。

    可以說,探測能力是製約空天戰機的主要問題之一。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

    前麵已經提到,如果空天戰機沿著固定軌道飛行,很容易遭到攻擊。即便躲在電離層中,也很容易遭到能量武器的攻擊。總而言之,在畢竟敵國本土的時候,空天戰機的生存能力非常有限。提高生存能力的辦法有很多,其中比較直接的就是提高飛行高度,讓空天戰機在敵國戰略防禦係統的攔截範圍外飛行,另外一個手段就是變軌道飛行能力,即通過不斷調整飛行軌道來避開敵國的探測係統,隻要不被發現,就不會遭到攻擊。兩個辦法中,前者的技術難度要低一些,效果也要差一些,畢竟大功率激光器的射程已經達到數千千米,部署在近地軌道上的能量武器的攔截距離更遠,空天戰機飛得再高,也不可能超過能量武器,更難以完全避開能量武器。後者的技術難度大一些,效果卻好得多。正是如此,在21世紀40年代,共和國與美國天軍都把重點放在了空天戰機的變軌道飛行能力上。

    要想變軌道飛行,就得擁有軌道發動機。

    嚴格說來,軌道發動機才是空天戰機的“主動力”。原因很簡單,隻有在起飛與再入大氣層的時候,才會用到主發動機,而空天戰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亞軌道高度上與外層空間活動,而且主要在外層空間與敵人交戰,而在這一範圍內使用的都是軌道發動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