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十六章 最後的努力(1/4)

作者:閃爍字數:1427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21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十六章 最後的努力

    2052年初,在歐盟的強烈要求與積極聯絡下。“國際金融首腦峰會”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召開。

    與大會的名稱一樣,這就是一次專門商討金融問題的國家首腦會議。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根本沒人相信,已經在為戰爭做準備的共和國與美國會響應歐盟的號召,重新國際金融的遊戲規則,但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以歐盟為首的眾多中立勢力為阻止戰爭做了最後一次努力。

    峰會召開前,共和國2051財年度與美國2051到2052財年度的國防預算早已出台,而且兩國在2050財年度與2050到2051財年度的實際國防開支也已核算完畢,如同外界所猜測的那樣,共和國2051財年度國防預算的增長幅度再次超過15%,而且是在2050財年度實際國防開支的基礎上超出,美國的情況也相差不大,2051到2052財年度的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度增長了18.4%。更重要的是,兩國實際國防開支均超過預算,而且超支幅度在20%左右,遠遠超過外界預測。如此一來,在2051財年度(美國是2051到2052財年度),共和國與美國的國防預算占到了中央政府(美國是聯邦政府)預算總支出的30%左右,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超過10%。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到2055年的時候。共和國的國防開支將占到中央財政預算的60%,國民生產總值的20%,美國的情況差不多。如此一來,最遲在2056年,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就會因為龐大的國防開支而透不過氣來,到時候雙方都會想方設法的向外轉嫁矛盾。

    在此情況下,誰也不會指望共和國與美國懸崖勒馬。

    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增加國防開支容易,削減國防開支卻不容易。

    所有軍事項目都是長期投入、長期回報的項目,即便是陸軍的裝備發展項目,從立項到正式裝備部隊,也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如此一來,除非共和國與美國能夠忍受國防力量嚴重降低帶來的影響,不然兩國均不可能像增加國防預算那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削減國防預算。要知道,美蘇冷戰結束之後,因為有大量在冷戰期間立項的軍事項目,所以美國花了大約20年才緩過氣來,結束或者終止了所有在冷戰期間立項的軍事項目,針對新的國際威脅來發展國防軍事力量。與美蘇冷戰時的情況一樣,在中美冷戰中,雙方隻能前進、不能後退,後退就意味著被動、意味著落後、意味著失敗。

    如果在40年代前,問題也許沒有這麽嚴重。

    不管怎麽說,在2041年的中東戰爭前,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以間接對抗為主,雖然雙方都明白。隻要一方不肯放棄霸權、另外一方又不肯放棄對霸權的追求,正麵衝突遲早都會爆發,區別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在此之前,雙方都有所顧忌,對能否在一場全麵戰爭中擊敗對手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雙方都不希望把間接對抗發展成直接對抗,也就不希望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與對手打一場全麵戰爭。

    中東戰爭後,這一情況發生了十分微妙的變化。

    雖然在外界看來,美國支持的以色列與土耳其頂住了共和**隊的猛攻,即便土耳其丟掉了其東南部的庫爾德斯坦地區,美以土也是勝利者,要知道,在此之前20多年間,共和國還沒有在一場沒有獲得全麵勝利的戰爭中與對手簽署停戰協議。但是對共和國與美國來說,這場戰爭的意義完全不在誰控製了庫爾德斯坦。對共和國來說,這場戰爭證明,美國的的實際軍事實力要比起外在表現差得多,特別是陸軍與空軍,戰鬥力遠沒有對外宣傳的那麽強大。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也證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共和國的實際戰爭承受能力絕對沒有外界認為的那麽強大,不然共和國不會僅投入10多萬地麵部隊。當然,雙方的領導人還認識到了一個對雙方來說都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超級大國間的正麵對抗,遠沒有想像的那麽可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