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七十四章 軍控協議(1/4)

作者:閃爍字數:1400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30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七十四章 軍控協議

    進入2054年。共和國與美國在之前幾年的巨額軍費開支的效果顯現了出來。

    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在2054年初公布的一份分析評估報告,到2053年底,共和國與美國的軍事實力均比2050年時增長了50%以上,而且雙方的軍力差距正在縮小,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追了上來,共和國則在海軍建設方麵趕上了美國。

    當然,2054年最引人矚目的並不是共和國與美國的軍力對比。

    因為是《倫敦條約》規定的第二階段削減工作的最後一年,所以2054年是第二階段削減工作的核查年。按照條約附加條款的規定,所有締約國都將在2054年1月1日開放本國的核設施,並且為核查人員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隻有在核查工作結束,證明各締約國已經按照規定完成了第二階段削減工作之後,才會進入第三階段。早在2053年底,共和國與美國當局就先後表示,本國已經提前完成第二階段削減工作,無條件配合核查。兩國此舉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締約國,別在削減工作上做文章。不管怎麽說,共和國與美國在銷毀核武器的態度上非常一致。

    也許會有人認為,在這個時候銷毀核武器,對美國是弊大於利。

    這一說法的基本出發點就是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落後於共和國,銷毀核武器之後,美國將喪失威脅能力。因此會在下一場戰爭中敗給共和國。關鍵就是,如果美國不按照條約規定銷毀核武器,就能避免與共和國爆發戰爭嗎?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技術進步遲早會使核武器邊緣化,從而打開戰爭之門。

    事實上,到2050年左右,隨著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略防禦係統完成全部建設工作,並且進行了近實戰測試(在2048年,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係統就進行了一次非常接近於實戰的測試,由2艘戰略彈道導彈潛艇在南太平洋上向共和國本土各發射了20枚攜帶模擬彈頭的彈道導彈,同時還有12架戰略轟炸機從北太平洋上向共和國本土各發射了12枚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整個攔截行動都由國家戰略防禦係統承擔,測試結果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戰略防禦係統也從這個時候正式進入戰備狀態。美國國家導彈防禦係統的近實戰測試要稍微晚一點,在2049年底到2050年初完成,測試結果與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係統的相差不大,具備了實戰能力),核武器的威脅已經不是很大。雖然按照計算機模擬的結果,如果雙方在戰爭期間使用了核武器,即便戰略防禦係統能夠攔截所有核彈頭與運載工具,位於地球衛星軌道上的所有人造航天設備都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特別是運行在低軌道上的軍事衛星,幾乎沒有幸免的可能性。但是對共和國與美國來說,這樣的損失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不會因此而喪失主動權。不管怎麽說,軌道飛行器沒有國界與疆域之分,共和國的衛星受到影響。美國的衛星也無法幸免,大不了雙方都失去外層空間的軍事力量。

    由此可見,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關鍵就在這裏,在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共和國與美國都有必要積極推動銷毀核武器的工作。

    不管怎麽說,核武器始終都是一大威脅。即便戰略防禦係統能夠擊落絕大部分來襲的核彈頭,可是誰也不敢托大,哪怕隻有一枚核彈頭落到本土上,而且落到偏遠地區,不管是共和國當局、還是美國當局,都無法向民眾解釋,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喪失先機,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

    如此一來,共和國與美國仍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積極推動核裁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