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章 第一軍(1/4)

作者:閃爍字數:1416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48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章 第一軍

    相對而言,對共和國戰爭準備影響最大的還是軍隊換裝。也就是武器裝備。

    2057年之前,也就是楊少勇等人調入國防部之前,軍隊換裝的事情一直由裴承毅親自負責,具體工作則由後勤處負責。雖然沒人否認裴承毅在這件事情上的貢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作為國家副元首,裴承毅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麽都要過問。事實也確實如此,到楊少勇接手的時候,裴承毅隻製訂了總體換裝計劃。萬幸的是,特殊時期、特別處理,在裴承毅的安排下,換裝工作在2055年之前就開始了,部分換裝工作甚至走在了計劃的前麵,並沒完全按照規矩辦事。

    必須承認,特事特辦也是迫不得已。

    前麵已經提到,在軍隊全麵換裝之前,以裴承毅為首的共和**人花了好幾年來研究未來戰爭,重點探究大戰略。說準確一點,就是在未來戰爭中,共和**隊是以攻取勝還是以守取勝。

    正是如此。50年代的大換裝具有鮮明特征。

    用外界的評論來說,共和**隊在堅持了數十年的進攻戰術之後,終於回到了攻守平衡的道路上來。

    轉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共和國陸軍。

    雖然現代戰爭中的技術特點越來越明確,非接觸性戰鬥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就連陸軍都將視距外打擊放在了首位,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陸軍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仍然是“第一軍”。中東戰爭就已證明,不管戰爭發展到什麽形態,在人類還不能離開大地的情況下,陸軍仍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更重要的是,陸軍的形態,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形態。原因非常簡單,陸軍是一支攻防兼備的力量,與其他軍兵種有顯著區別,比如海軍是戰略防禦性軍種、空軍與天軍是戰略進攻性軍種,而陸軍則因不同的形態,具備不同的性質。

    判斷一個國家的基本軍事戰略,就得看一個國家的陸軍。

    拿美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90年代初,因為直接對手是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蘇聯紅軍,而美國的優勢是強大的戰略空軍與世界第一的全球海軍,所以美國陸軍選擇了防禦戰略。比如在此階段,美國的主戰坦克就要比同時代的蘇聯主戰坦克大一圈,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卻缺乏機動性。到21世紀初。美國獨霸全球,國勢更是如日中天,在全球範圍內都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所以美國陸軍放棄了傳統戰略,轉而祭起了進攻大旗,在數場戰爭中均以攻代守,打了好幾場漂亮仗,其中以伊拉克戰爭最具代表性。在此期間,美國陸軍率先走上了輕型化道路,眾多缺乏戰略機動能力的重型裝備遭到淘汰。2017年的伊朗戰爭算得上是美國陸軍再次轉型的轉折點,因為輕型化陸軍無法適應嚴酷的地麵戰鬥,美軍在伊朗戰場上一敗塗地,所以在此之後,美國陸軍再次選擇了戰略防禦,提高了對重型裝備的重視程度。而在此時期,美國的國力正在走下坡路,國際地位也大不如前,美國陸軍轉型成為美國轉型的縮影。直到2035年的印度戰爭,隨著大蕭條的餘波逐漸散去,全球經濟開始回暖,加上共和國在印度戰爭中的出彩表現。美國再次走上了爭霸道路,其基本戰略由守轉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陸軍的基本戰略也轉向進攻,並且在數年之內裝備了一大批以戰略機動能力見長的主戰武器,不然美國陸軍也無法在2041年的時候,在中東戰場上向共和國陸軍叫板。中東戰爭之後,美國陸軍率先提出了“攻守平衡”戰略,即在高度重視部隊戰略機動性的同時,著重提高主戰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致力打造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均衡陸軍。眾所周知,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與美國形成了新的戰略平衡,兩個超級大國都難以在短期內擊敗對手,戰略均勢已經形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