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章 血性(1/4)

作者:閃爍字數:1384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58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章 血性

    美國高層會商的最終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當局在戰與否的問題上不再猶豫。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大範圍調運軍事物資、積極為戰爭做準備很快傳遍了全世界,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發現共和國的軍事調動集中在本土西北與東北、以及東北亞地區的朝鮮半島時,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迅速從共和國轉到了俄羅斯,討論的主要話題也由“共和國會不會主動挑起戰爭”變成“俄羅斯能不能擋住共和國的雷霆一擊”。分析局勢的時候,一些西方新聞媒體還唯恐天下不亂,故意翻出了一些陳年老賬,其中就包括前幾年,在共和國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對中俄曆史糾紛的一些觀點與看法。

    實事求是的講,中俄交往史,就是一部恩怨史。即便從1840年後的近代算起,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一個人口最多,一個國土麵積最廣闊)就沒有真正友好過,總是處在不那麽正常的非平等關係狀態之下。如果按照兩國的相互關係,可以大致將兩國的近現代交往史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從1857年雙方簽訂《愛琿條約》到20世紀60年代初雙方關係徹底破裂的100多年,這是雙方關係極為不平等,而且俄羅斯占絕對優勢的階段。二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21世紀20年代末的40多年,這是雙方關係相對平等,且雙方均不占絕對優勢的階段。三是21世紀30年代之後,這是雙方關係再次變得不平等。而且共和國占據絕對優勢的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之間,還分別有兩個相對較短,以相互猜忌、隔絕往來為主的間隔時期。

    由此可見,雖然共和國現在擁有絕對優勢,但是吃虧的肯定不是俄羅斯。

    落後就要挨打,肯定是鐵打不動的真理。問題是,強大之後,要不要清算舊賬?

    與之相應的還有一個問題: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具備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的韌性,那麽要不要具備以血還血、有仇必報的血性?

    可以說,如何回答這兩個問題,決定了共和國的發展方向。

    如果說中東戰爭之前,共和國全國上下還沉浸在民族複興的喜悅之中,隻有國家領導人在著重考慮未來,絕大部分民眾都對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心滿意足,那麽中東戰爭就是扇在中華民族臉上的一記耳光,打醒了沾沾自喜的炎黃子孫,讓10億人猛然認識到,民族複興遠未實現,國家離強大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也就在2042年前後,共和國的民眾開始討論這兩個問題。

    如果在40年前,這樣的全民討論肯定會遭到禁止,至少會受到國家媒體封殺,最終銷聲匿跡。不管怎麽說,對於需要韜光養晦的國家來說,任何擴張話題都有害無益。可是在中東戰爭之後,這樣的話題不但不會受到禁止,反而會得到官方支持。至少能得到各級權力機構的默認。不管怎麽說,中華民族複興不是幾個人的事情、也不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整個中華民族、所有炎黃子孫的事情,隻有集思廣益、隻有廣開言論、隻有深入探討、隻有群策群力,才能找到最適合中華民族複興方式,也才能在複興的道路上少犯錯誤、不犯錯誤,以最小的代價再造輝煌。

    在這場討論中,被談得最多的,就是有沒有必要跟俄羅斯清算舊賬。

    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在眾多曆史遺留問題中,除了仍然流散在海灣的眾多文物國寶之外,隻剩下兩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一是蒙古回歸,二是被俄羅斯侵占的15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實際上隻有《愛琿條約》與《中俄北京條約》涉及的100萬平方千米國土,而《中俄堪分西北界約記》涉及的國土已經與俄羅斯沒有多大關係)。因為蒙古回歸也與俄羅斯有直接關係,所以兩個問題就是一個問題,即中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