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章 血性(3/4)

作者:閃爍字數:1384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58

    當然,如果不糾纏於一個問題,也就不難明白共和國的基本戰略。

    要不要清算曆史,不是由曆史決定,而是由現實利益決定。拿前麵提到的兩個例子來說,藏南地區是由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嵌入恒河平原入海口的契子,也就是共和國控製南亞次大陸的關鍵切入點,而克什米爾地區的那些爭議地區不但無利可圖,還遠離核心地區,後退上百千米與前進上百千米的差別並不明顯。中南半島上的局勢更加簡單,老撾、越南獨立在外,可以為共和國提供最廉價的勞動力與資源,而共和國不需要為之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吞並兩國,不但要按照國內法律封存川壙高原上的稀有金屬礦山,使共和國喪失最主要的貴重資源產地,還要給予近億人國民待遇,等於分散了社會財富。其他相似問題,無一例外的都以利益為衡量標準。

    正是如此,當西方新聞媒體翻出這個老話題,想借“民粹主義”影響共和國,攪亂共和國的時候,共和國當局隻需堅持“務實政策”,一切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重。就能輕易化解危局,凝聚民心民力,使國家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問題是,輿論宣傳的真正價值,不一定要讓當事國動蕩不堪。

    西方新聞媒體在這個時候炒冷飯,也不指望能夠對共和國民眾產生影響。可以說,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當西方新聞媒體一同大肆宣揚共和國的“民粹主義”的時候,問題就不那麽簡單了。在這其中,美國新聞媒體的所作所為還好理解,畢竟美國是共和國最大的敵對國,美國的新聞媒體理應替國家衝鋒陷陣。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一些歐洲的新聞媒體,特別是幾家法德意的主流媒體也加入了進來,不遺餘力的為西方陣營搖旗呐喊,某些時候甚至比美國的新聞媒體還要積極。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這場輿論大戰中,共和國的新聞媒體不但立即展開反擊,甚至沒有應戰。這些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一同出現,形成了一種很奇特的局麵,那就是在全世界都認為共和國正在積極策劃戰爭,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隻有共和國在埋頭積極備戰,其他國家卻在觀望,仿佛隻有在共和國表演結束之後,才有空間讓其他國家登台表演。

    當然,這種局麵沒有持續多久,也不可能持續多久。

    2057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12周年紀念日,俄羅斯當局一反常態,在莫斯科舉行了規模龐大的閱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以及近年來俄羅斯的軍事裝備成果。

    要知道,按照俄羅斯的傳統,應該在5月8日,也就是歐洲戰爭結束、也是衛國戰爭獲勝紀念日的那一天舉行閱兵慶典。而在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結束的那一天,隻在遠東等部分地區舉行象征性的慶祝活動,一般不在莫斯科閱兵,更不可能拿出那麽多先進武器裝備。

    俄羅斯在這個時候大秀軍事實力,肯定不是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

    說實話,過了112年,沒有幾個俄羅斯人經曆過這場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為殘酷的戰爭。

    引用法新社的報道:俄羅斯在這個時候用大量具備21世紀中期領先技術的先進武器裝備去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無非是想向某些國家證明,一百多年過去了,俄羅斯不但沒有沉淪,還照樣繁榮強大,不但有決心、還有能力再打一場舉國動員的衛國戰爭,並且擊敗任何來犯之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