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一章 倒計時的信號(3/4)

作者:閃爍字數:1369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59

    “歐洲大陸”是地理名詞,而不是政治名詞,而地理上的歐洲,指的是歐亞大陸上烏拉爾山以西的整片地區。

    也許有人會質疑,向東擴張,對西歐國家有什麽好處?

    可以說,很多人會將“歐盟東擴”與“清算曆史”聯係起來。共和國都在國土擴張上表現得非常理智,西歐列強會犯糊塗嗎?拉烏克蘭、白俄羅斯與摩爾多瓦入盟,除了使歐盟的區域麵積增加近8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擴大20%)之外,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新增大約8000萬人口。因為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還不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甚至比不上東南歐的幾個“窮國”。所以新增8000萬人口,不見得是好處,甚至有可能拖累整個歐盟。更重要的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並非資源大國,除了糧食之外,兩國基本上沒有什麽值得一提的戰略資源。由此可見,東擴給歐盟帶來的好處非常有限,甚至沒有好處可言。問題是,對歐盟沒有好處,不等於對某些歐盟成員國沒有好處。

    從法德意三國的立場出發,歐盟東擴絕對不是無利可圖的事情。

    眾所周知,法德意三國一直是推動歐盟一體化的主要力量,而實現一體化,也是實現法德意三國國家利益的根本手段。用一些美國新聞媒體的報道來說,早在21世紀初,法德意三國就在一體化問題上達成一致,席卷全球的大蕭條更是讓這三個國家感受到了實現一體化的重要性,大約在2025年左右,法德意三國的決策層就達成了一份絕密協議,即在實現一體化之後,三個國家在“歐國”決策層中擁有同等的話語分量,並且控製“歐國”半數以上的議席,以達到利用“歐國”實現本國利益的根本目的。因為各種原因,法德意三國將英國排擠在外,等同於將美國擋在了大門之外,所以大蕭條期間,法德意三國打出親華牌,積極推動中歐關係正常化,用共和國來製衡美國。

    問題是,共和國也不會真心誠意的支持歐洲完成統一大業。

    受此影響,法德意一直在竭力提高“三架馬車”在歐洲的地位,特別是在歐盟產生的凝聚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法德意三國繞過英國,在歐盟內部搞了個“歐洲集體安全組織”,並且以此推動軍事一體化進程,為政治一體化提速。不可否認,在國際大環境下,集體安全組織極大的增強了法德意三國在歐盟內部的號召力,使軍事一體化變得指日可待,也使政治一體化逐漸明朗化。可是有一點,卻是法德意三國繞不過去的,那就是按照歐盟的遊戲規則,除非將反對者排除在外,不然就無法繞過英國實現政治一體化。說簡單點,英國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力。

    客觀的講,隻要英國當局不改變親美立場,脫歐入美隻是遲早的事情。

    要命的是,美國當局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即利用英國來遏製歐洲的崛起勢頭,使法德意的統一大業遭受重創,甚至變得遙遙無期。

    說透徹一點,鬧到最後,很有可能得由法德意三國親自出手將英國趕出歐盟。

    真要走到這一步,對歐盟來說絕對是一場天大的災難。要想將損失降到最低,法德意三國就得想辦法在此之前修改歐盟的遊戲規則,即出台退出機製。如此一來,法德意就需要更多的內部支持,因此東擴吸收烏克蘭、白俄羅斯與摩爾多瓦就變得異常重要了。出於同樣的原因,法德意才會在土耳其入盟的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也才會在希臘退出北約之後穩住這個打算脫歐入亞的成員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