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三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3/4)

作者:閃爍字數:1415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01

    實事求是的講,如果沒有來自共和國的資本,意大利早就倒下了。

    問題是,共和國的資本家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專門到國外行善的國際慈善家。

    在幫助意大利當局度過難關、拯救意大利企業、為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機會的同時,共和國的眾多企業也獲得了進軍歐盟市場的機會。雖然與整個歐盟市場相比,意大利的國內市場算不了什麽。但是已經在南亞、東南亞與東北亞小試身手的共和國企業獲得了豐富的國際擴張經驗,清楚固本的重要性。正是如此,在進軍歐盟的時候,絕大部分共和國企業都首先擴大在意大利的占有率,並且借助意大利當局的眾多優惠政策,形成一定的規模、樹立起良好的口碑之後,再向其他歐盟國家拓展市場。根據意大利當局公布的官方數據,早在2055年之前,共和國企業在意大利32個主要行業中的平均占有率超過了35%,在其中11個行業中的占有率更是高達50%。

    密切的貿易往來,自然而然的將兩國經濟、甚至政治聯係在了一起。

    根據意大利當局在2056年初公布的相關數據,2055年,意大利仍然是歐盟區內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對外出口國,而最大的出口對象就是共和國。更重要的是,意大利仍然是歐盟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人民幣與人民幣資產占的比重高達60%。

    總而言之,除了希臘、羅馬尼亞等幾個東南歐地區的“窮國”之外,在傳統西歐強國中,意大利與共和國的關係最為密切,也最依賴共和國。用NBC的評論來說,如果共和國將大蕭條時期的貿易保護政策加在意大利身上,不出半年,意大利經濟就將甭盤,三分之二的銀行將倒閉,半數以上的企業將破產,兩成以上的意大利人將失去工作,意大利政府也將徹底垮台。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幫助意大利走出困境的,恐怕隻有120年前將意大利拖入深淵的法西斯主義。

    搞清楚這些本質性的東西,也就不難明白意大利當局為什麽會對裴承毅禮遇有加了。

    站在共和國的立場上,意大利肯定是共和國當局宣揚“新歐洲政策”的最佳平台。

    一些經驗豐富的新聞記者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不辭辛苦的來到羅馬,並且準備好了新聞通稿,隻要有重大消息就能在第一時間發出報道。

    當然,大多數來到羅馬的記者都意識到,前兩天肯定不會發生什麽大事。

    不管怎麽說,裴承毅的歐洲之行是正式國事訪問,按照正規的外交禮儀,在做正式之前需要參加很多象征性的活動,比如會晤意大利總統、前往梵蒂岡拜訪教皇、會見共和國駐意使領館工作人員與旅意僑民、參加意大利當局安排的重大活動等等,這些事情,怎麽也要花上兩三天,而裴承毅的意大利之行隻有三前,所以很有可能在第三天,也就是在離開羅馬的前一天發布重大消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