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四章 風暴來臨(3/4)

作者:閃爍字數:1460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02

    由此可見,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可惜的是,麵對如此粗淺的陽謀。美國當局卻束手無策。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在共和國與歐洲集體安全組織簽署安全協議之後,確實很難用一個明確的立場來表達自身觀點。說直接一點,如果美國表達抗議或者擔憂,肯定會讓歐洲民眾認識到,美國在歐洲有利可圖。更重要的是,這份安全條約並不是貨真價實的軍事政治同盟條約,不但沒有做細則約束,還沒有多少強製性,要是美國當局拿這份沒有直接針對第三方的準同盟條約做文章,自然會讓人懷疑美國的動機,從而越摸越黑。換個角度,美國當局肯定不能公開接受這種明顯對美國不利,而且帶有明顯排美性質的條約。如此一來,對美國當局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沉默,等事態冷卻下來之後,再發表意見,表明美國在此事上的立場。

    事實上,美國當局確實是這麽做的。

    問題是,美國當局的決定,對俄羅斯沒有任何約束力。

    正如前麵提到的,俄羅斯隻是個客串演員。

    如果說俄羅斯當局看不透這個局,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怎麽說,契力亞科夫是個頭腦精明、鬥爭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問題是,在如此緊要的問題上,如果契力亞科夫保持沉默,受損的就隻有他的政治聲望。說直接一點,以俄羅斯的基本國情,麵對中歐同盟的巨大威脅,不管誰住在克裏姆林宮,都得立即站出來表明強硬立場,而且得拿出點實際行動來,不然憤怒的選民、失望的杜馬議員與居心叵測的反對派領導人就會聯手將總統拉下馬,讓俄羅斯政局改頭換麵。真要走到這一步,俄羅斯的國內局勢肯定會失去控製。從而做出更加愚蠢的事情來。

    當然,再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就能發現,9月27日之後發生的事情,肯定早就在共和國與法德意等歐洲強國的計劃之中了。甚至可以說,裴承毅訪歐的真正目的不是與歐洲集體安全組織締結一份沒有實質約束力的安全條約,而是要借此機會,創造一個對共和國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那麽,什麽國際環境對共和國更加有利呢?

    如果在10年前,保持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更加符合共和國的利益。

    問題是,在非此即彼的2057年,在和平幾成幻想的2057年,維護和平與穩定肯定與共和國的利益沒有多大關係。

    說直接點,共和國需要一個開戰的理由!

    從這個角度來看待裴承毅訪歐,也就不難明白種種不俗之舉隱含的重大意義,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當局為什麽遲遲不肯表態的原因了。

    可以說,以杜奇威的戰略眼光,以及對裴承毅的認識,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想做什麽。

    在共和國元首府新聞發言人宣布裴承毅將訪問法德意等歐洲國家之後,杜奇威就做出了準確判斷,即裴承毅要借訪歐來激怒俄羅斯,讓俄羅斯做出最愚蠢的舉動,從而為共和國發動戰爭提供理由。

    如果這麽做的不是裴承毅,而是其他共和國領導人,也許杜奇威還不會如此小心謹慎。

    作為最了解裴承毅的美國人,杜奇威早就知道,這個數次率領共和**隊在戰場上建立不世功勳的領導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說狠一點,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考慮到裴承毅的個人能力、以及共和國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邁向戰爭的步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