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3/4)

作者:閃爍字數:140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14

    受此影響,共和國與美國不但沒有放棄天基攔截係統。還在想方設法的提高天基攔截係統的生存能力,而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提高係統冗餘,並且分散部署,即便在部分設施遭到破壞的情況下,仍然具備相當的攔截能力。

    可以說,這也是天軍建設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拿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係統的天基攔截係統來說,僅攔截部分就由270顆在軌衛星組成,加上探測係統、通信係統、校準係統、欺騙係統等等,整個天基攔截係統的在軌衛星超過了1000顆。在這些衛星中,大部分都要求具備軌道機動能力,以及10年以上的在軌工作時間,所以衛星的平均質量在15噸以上,其中最大的超過50噸,最小的也有5噸。平均算下來,1000顆衛星的總質量在15000噸以上。即便以共和國的航天實力,要將15000噸的衛星送上繞地軌道,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這些衛星的平均服役壽命在15年左右,也就是每15年要更新一次。即便不考慮增強係統性能,每年也要發射總質量1000噸的衛星,也就是相當於用運載能力為50噸的大型運載火箭發射20次。因為並不是所有衛星都在近地軌道上工作,所以實際發射次數要多得多。即便按照20次計算,一年用在衛星發射上的費用都高達數百億元,加上衛星本身的製造成本、地麵係統的維護成本、人員費用等等,天基攔截係統的年均維持費用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50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如果隻是一次性投入,還不算大問題。要命的是,這是持續投入,即每年都要拿出國民生產總值的1%來維持天基攔截係統,持續幾十年,別說俄羅斯,就連共和國都承受不起。

    由此可見,對俄羅斯來說,建設戰略防禦係統的唯一出路就是縮小規模。

    因為天基攔截係統在戰略防禦係統中占大頭,所以控製天基攔截係統的規模,即提高係統整合度,成為俄羅斯當局的不二選擇。說得不好聽一點。以俄羅斯的實力,即便俄羅斯當局知道這麽做等於自毀長城,也隻能忍痛割愛,不然就隻能放棄天基攔截係統,也就等於放棄了國家戰略防禦能力。

    在盡量保證係統攔截能力的大前提下,提高整合度肯定得從削減輔助係統著手。

    說直接一點,就是把沒有必要單獨存在的輔助係統整合到攔截係統中去,以此減少航天發射量與日後的維持成本。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俄羅斯的天基攔截係統就沒有單獨的校準衛星,而是依靠全球定位衛星係統與設置地麵定位站為攔截衛星定位。又比如,俄羅斯的天基攔截係統沒有單獨的通信係統,而是通過為軍事通信衛星網絡設置特殊命令,優先保證攔截係統的通信渠道來保證係統間的信息交換能力。事實上,探測係統與欺騙係統也是依靠原有的軍事衛星、或者直接整合到了攔截衛星裏麵,並沒有形成單獨的係統。也就是說,俄羅斯的天基攔截係統,實際上就是一個隻有攔截係統的單一防禦係統。毋庸置疑,這種類似於光杆司令的攔截係統的生存能力肯定不怎麽樣。

    正是如此,早在20年前,一些俄軍將領就聲稱,俄羅斯當局一再降低國家戰略防禦係統的投入,是在拿國家安全開玩笑。

    在2056年之前,戰略防禦係統的問題還沒有引起俄羅斯高層的重視。

    直到去年的哈薩克斯坦事件之後,俄羅斯當局才意識到,一套可靠的戰略防禦係統才是確保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關鍵力量。在這個大背景下,俄軍組織了一次針對性演習,而得出的結論是,在全麵戰爭中,俄羅斯的戰略防禦係統沒有生存的機會。雖然這一演習結果立即引起俄羅斯當局高度重視,但是事關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所以並沒公布,而且在短短1年多裏,也很難使戰略防禦係統的生存能力得到實質性提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