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五十九章 初次交手(3/4)

作者:閃爍字數:1383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35

    雖然這一攔截能力達不到實戰要求,因為隻需要50架戰略轟炸機,就能在一次攻擊中投射至少600枚戰略巡航導彈,因此至少有100枚巡航導彈能夠突破外圍防線,而部署在美國西海岸各大城市附近的戰區防空係統的攔截能力都不到100枚。但是在實戰中,美國還可以調動具備導彈防禦能力的艦艇加強某一方向上的攔截能力,或者出動特製的飛艇,提高攔截係統的作戰效率。

    這裏不得不提到美國海基攔截平台的工作方式。

    眾所周知,部署在地麵或者海麵上的防禦係統在攔截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時,交戰距離都非常有限。遠遠比不上空基與天基攔截係統。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美國的工程師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即在平台上空數千千米、甚至數十千米處部署一麵反射鏡,從而將攔截距離提高數倍到數十倍。所謂的反射鏡,實際上就是一艘充滿氦氣、橫截麵為六邊形或者八邊形、表麵經過了特殊處理、配備了精確定位係統與姿態控製係統的高空氣球。從平台上發射的高能激光首先照射在這些氣球上,然後通過調整氣球的姿態來控製反射方向,從而將高能激光投射到目標上。

    也許有人會認為,對於那些飛行速度高達20馬赫、飛行高度在60千米以上的戰略巡航導彈來說,部署反射鏡的意義並不大。事實上,部署反射鏡的意義仍然非常重大。因為反射鏡可以部署在平台上空,所以高能激光束在大氣層底部的傳輸距離最短。眾所周知,大氣層底部的密度最大,而且雲層最多,激光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幅度也最大。如果能夠縮短這一範圍的傳輸距離,就能提高攔截距離,或者在同等攔截距離的情況下,縮短照射時間,提高攔截效率。

    事實上,幾乎所有以對付大氣層內目標的地基與海基攔截係統都以反射方式工作。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設法提高激光能量的傳遞效率,或者同時攔截多個目標,就能大大提高係統的攔截能力。為此,美國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特別是高空飛艇,即利用光波同相增強的原理,使攔截係統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更重要的是,通過飛艇表麵的智能蒙皮,可以將一束激光投向兩個目標,也就是將攔截效率提高一倍。毋庸置疑,這種特製的高空飛艇肯定價值不菲,而且保養困難,不能像普通的反射係統那樣,長期部署在前沿防線上,隻能在有必要的時候進行部署。

    在將攔截效率提高一倍之後,加上艦艇提供的攔截能力,美國在東北太平洋上部署的防禦係統能夠在任何點上同時攔截1500枚戰略巡航導彈。如果算上緊急部署的空基攔截係統,以及沿海地區的戰區防空係統,一次攔截2000到2500枚戰略巡航導彈的難度不會大到哪裏去。如果確保部分重要城市,甚至能夠做到一次攔截3000枚巡航導彈。

    毫無疑問,這完全能夠抵消共和國戰略轟炸機的威脅。

    因為往返航程超過12000千米,所以共和國的戰略轟炸機在攻擊美國本土目標時,隻能攜帶12枚戰略巡航導彈。也就是說,即便近百架轟炸機全部出動,隻能投射1000枚左右的巡航導彈。事實上,在2055年之後,共和國隻保留了300枚戰略巡航導彈,因此在投射的近千枚導彈中,大約有700枚配備的是常規彈頭,而不是核彈頭。

    顯然,這樣的攻擊不會有多少收效,更像是在表明決心。

    事實上,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也在同一時間對共和國進行了戰略反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