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八章 主力艦(3/5)

作者:閃爍字數:2646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53

    與巨大的口徑相比,更加驚人的還是其驚人的射速。按照海軍公布的數據,“秦”級主炮的最大射速達到了每分鍾30發。雖然隻能以該速度持續開火20秒,即以標準初速投射10枚900千克級炮彈,如果6門炮同時開火,也能在同一時間向目標投射60發炮彈,達到驚人的炮擊密度。正常情況下,“秦”級主炮的射速為每分鍾20發,並且能以這樣的速度開火15分鍾,或者以每分鍾15發的速度開火60分鍾。如果全部投射900千克級炮彈,相當於1艘“秦”級能在15分鍾內投射1620噸炮彈,或者在1個小時內投射6480噸炮彈,而8艘“秦”級在1個小時內的炮彈投射量就超過了1支3航母戰鬥群內所有護航戰艦上的所有電磁炮的投射量。

    驚人投射能力的背後,還有更加驚人的射程。

    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數據,“秦”級主炮的最大射程為1200千米,但是根據很多實戰戰例,這很有可能是“秦”級單獨作戰時的最大有效射程,也就是戰艦上觀瞄係統的最大測量距離。在得到支持與協助的情況下,“秦”級的主炮完全有能力將900千克級炮彈發射到1500千米,甚至1800千米之外。如果使用的是450千克級炮彈,最大射程甚至有可能超過2500千米。當然,實戰中,“秦”級創下的最遠交戰記錄是1650千米,而且是在使用450千克級炮彈時創造的。從實戰情況分析,影響射程的不再是電磁炮的輸出能量,而是非製導炮彈在超遠射程時的精度。說得準確一點,如果不能命中目標,就算射程再遠,也沒有實際意義。

    不管怎麽說,哪怕是1200千米的有效射程,也足以讓“秦”級成為製海主力艦了。

    要知道,如果能夠得到空中養護,即將敵人的戰鬥機阻擋在1000千米之外,讓敵機無法使用反艦導彈發起攻擊,“秦”級完全有能力用電磁炮打垮1200千米外的敵艦,甚至消滅敵人的航母戰鬥群。

    事實上,“秦”級上最神秘的肯定不是其重型艦炮。

    不管怎麽說,這種專門為“秦”級開發的重型電磁炮是海軍的專利,而且是海軍大型艦船的專利,不但陸軍用不了,連海軍的中小型艦船也用不了。暫且不說這套電磁炮能不能拆解之後裝到幾十台車輛上,900千克級的炮彈也能成為陸軍後勤補給的噩夢,再加上驚人的射速,更能讓陸軍對其敬而遠之。要知道,陸軍不但對900千克級炮彈無愛,甚至沒有大規模使用450千克級炮彈。在99%的情況下,200千克級炮彈就能應付所有地麵戰鬥,壓根沒有必要裝備威力更大的電磁炮係統。

    對一艘戰艦來說,生存能力是與打擊能力同等重要的戰術指標。

    前麵已經提到過,很多人都認為“秦”級的很多特殊設計都是在為生存能力考慮。這也不假,畢竟任何一種大型戰艦在設計的時候都會考慮生存能力。問題是,“秦”級絕對不是很多人猜測的那種“配備了電磁炮的戰列艦”,即沒有厚重的裝甲。從排水量上也看得出來,如果按照戰列艦的標準,即關鍵部位的裝甲厚度必須能夠抵抗由自身主炮在正常交戰距離內發射的穿甲彈的打擊,那麽“秦”級的排水量就不是65000噸了,即便采用最新式的高強度合金裝甲,其標準排水量也會超過20萬噸!

    不能依靠裝甲,就隻能依靠主動防禦係統。

    問題是,前麵已經提到了,麵對電磁炮投來的彈雨,任何主動防禦係統都顯得無能為力。實戰也證明了這一點,隻要彈藥的投射密度足夠大,沒有任何一種戰術防禦性能能夠攔截所有炮彈。更重要的是,電磁炮也能投射子母彈,而且可以讓母彈在高空以投撒集束子彈藥,麵對密集的子彈藥,攔截係統就更加力不從心了。

    對於“秦”級的防禦能力,共和國海軍一直當做絕對機密。

    戰爭結束後,共和國海軍也隻公布了部分信息,比如“秦”級具備防禦聚能彈藥的能力,並且能夠有效防禦部分動能彈藥,還具有先進的係統防禦能力。總而言之,在到底采用了什麽防禦技術的問題上,共和國海軍一直閉口不談。

    受此影響,也就隻能用分析的方式來猜測這種劃時代戰艦的防禦能力與生存能力了。

    首先可以肯定,“秦”級肯定有遠超過以往戰艦的被動防禦能力,隻不過肯定不是以增加裝甲厚度的方式來實現的。從高達15%的動力係統空間占用率(即動力係統占全艦空間的比例)來看,“秦”級很有可能采用了“能量裝甲”。說得直接一點,就是通過電能、流體動能、高溫內能等等方式來摧毀與破壞彈藥穿甲作用的防護裝甲。最原始的,就是由英國人在21世紀初體出的壓電裝甲,即通過在穿甲彈或者高溫射流通過兩層電壓差高達數絲毫萬伏的裝甲板時產生的高壓電流,來破壞穿甲彈的動力結構與高溫射流的流體結構,從而大大降低穿甲彈與高溫射流的穿甲能力。此外以色列的科學家還提出了“流體裝甲”的概念,即利用液體不易壓縮、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會產生切向力的特點,來破壞穿甲彈的穩定性與高溫射流的連續性,從而降低穿甲能力。當然,這些新概念裝甲都得到過檢驗,而且都被證明是比較有效的。問題是,這些裝甲的質量都不輕,用在大型戰艦上很不現實。由此可知,共和國海軍肯定開發出了一種更加先進的能量裝甲,比如由強磁場防護裝甲。當然,這種早在20年前就被提出來的防護原理隻有一道門檻,那就是巨大的能量需求。因為“秦”級是以電磁炮為主戰武器的戰艦,對動力係統的要求肯定非常高,也就有能力為能量裝甲提供足夠的能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