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九十八章 狂暴工具(2/5)

作者:閃爍字數:2661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12

    直到2060年4月底,被命名為“盤古”的第一座第五代海上基地到達珊瑚海,並且定位在休恩群島(新喀裏多尼亞西北部的一座以珊瑚礁與環礁為主的小型群島)北部海域,這一情況才得到根本性改變。

    不得不承認。第五代海上基地在支持戰略轟炸方麵,確實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在標準情況下,即由120艘模塊船組成,其中24艘用來容納與支持戰略轟炸機、48艘用來運載與保存彈藥物資、12艘用來維護與保養轟炸機(主要進行大規模維護保養,基本維護保養在轟炸機運載模塊船上就能完成)、12艘為人員服務、另外24艘則是各種功能性模塊船的情況下,“盤古”號能夠容納2000到2400架轟炸機(具體數量由搭載的轟炸機的型號決定),並且以每分鍾20架的速度,在一個攻擊周期中出動半數轟炸機。也就是說,1座海上基地就能承擔起1個戰略方向上的轟炸任務。如果以容納能力計算,“盤古”號相當於5座大型轟炸機基地。如果以出動能力計算的話,更是相當於10座機場。事實上,第五代海上基地最強大的地方還不在這裏。

    與軍事基地相比,第五代海上基地的最大優勢還是其超高的運作效率。

    眾所周知,大部分軍事基地都是平麵型結構,特別是航空兵基地,就算將很多關鍵設施都放在地下,比如彈藥庫、基地的指揮與控製中心、供電係統等等,可是這些軍事基地的運作方式仍然是平麵化的,而不是立體的。就以支持轟炸機來說,一架轟炸機在起飛之前要進行維護檢查、補注冷卻液等液氣、裝填彈藥、為動力係統充電等等,而這些必須工作大都不能同時進行,而不能同時進行的原因不是不允許,而是沒有足夠的空間。如此一來。轟炸機在起飛前的準備時間往往長達幾個小時,就算在緊急情況下,即提前做好了大部分準備工作,也需要好幾分鍾才能升空。在第五代海上基地上,這個問題就不是那麽明顯了,除了一些出於安全考慮不能同時進行的準備工作,比如補充液氣就不能與充電同時進行,必須分開進行,其他所有準備工作都能以立體化的方式同時完成,因此能將起飛前的準備時間縮短到30分鍾以內,達到戰鬥機的水平。如果不考慮轟炸機機身結構強度與使用壽命。能夠將轟炸機的出動率提高1倍!

    說得簡單點,就是讓2000架轟炸機幹4000架轟炸機的活。

    當然,要想把轟炸機的作戰效能完全發揮出來,首先就得培養更多的飛行員。如果說在2058年與2059年,飛行員緊缺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那麽到2060年,隨著大批在戰爭爆發後征召並且培訓的飛行員進入一線部隊,這個問題就不那麽突出了,甚至算不上問題。比如到2060年一季度末,共和國天軍的轟炸機飛行機組與轟炸機數量之比已經達到2.4,即便算上輪休的,也能保證1架轟炸機有2個機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2060年底,這個比例就將提高到4左右,確保在任何情況下,1架轟炸機都有3個機組。如此一來,就能讓轟炸機的飛行員得到充足的休息時間。

    與需要更多的飛行員比起來,高強度轟炸行動對轟炸機本身的要求更高。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將轟炸機的出動率提高一倍,即將24小時執行的轟炸任務由2次提高到4次,轟炸機的服役壽命將縮短到正常情況下的三分之一。照此計算,1架價值數百億元的轟炸機最多隻能飛3年(相當於和平時期飛20年),即便進行現代化改裝,也最多隻能飛5年(相當於和平時期飛30年)。

    這就是問題所在,1架轟炸機在3年內能否讓數百億的投入獲得足夠的回報?

    萬幸的是,戰爭期間肯定不會有人算這筆經濟賬。不管怎麽說,戰爭絕對不是精打細算的事情,不然也不會用100萬一枚的炸彈去摧毀價值100元的帳篷。

    最重要的是,“盤古”號的到來,讓戰略轟炸能夠順利展開。

    2060年4月30日,共和國天軍第一次利用部署在“盤古”號上的轟炸機對澳大利亞東北地區以羅克漢普頓為中心的工業區進行了戰略轟炸。為了保險起見,當天的轟炸中,隻出動了2000多架次,而且轟炸機分成10多個機群,分別進行轟炸。更重要的是,轟炸機主要使用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的遠程彈藥,隻有2個機群的200多架轟炸機使用了射程在500千米左右的戰術彈藥。

    毫無疑問。這輪轟炸最大的意義就是證明了小規模轟炸的效率並不高。

    雖然在整個轟炸行動中,執行任務的轟炸機並未受到太大的威脅,就連那2支靠近澳大利亞本土的機群也沒有遭到攔截,隻有3架轟炸機在執行任務時出了故障,其中2架順利飛到了位於沃爾波爾島的緊急迫降場,另外1架則在返航的途中墜毀,而千分之一左右的故障率也屬於正常。但是這輪轟炸所取得的戰果也同樣不值一提,不但大部分遠程彈藥遭到攔截,就連突破了攔截係統的導彈也沒有能夠摧毀多少目標,反而是使用戰術彈藥的2支機群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歸根結底,還是彈藥的問題。

    不是遠程彈藥的突防能力不行,而是在使用遠程彈藥的時候,轟炸機的載搭量非常有限,也就無法在一次轟炸中投下足夠多的彈藥,從總體上提高彈藥的突防率,即提高轟炸的效率。戰術彈藥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通過縮短射程來縮短敵防空係統與攔截係統的攔截時間之外,最大的意義就是密集的投彈量能夠讓攔截係統飽和,也就無法及時有效的攔截所有彈藥。說得直接一點,1架H-18(共和國天軍單獨投資開發的新式轟炸機)最多隻能攜帶48枚遠程巡航導彈,卻能夠在同等的情況下攜帶多達192枚的戰術彈藥,因此100架H-18能夠在一次轟炸中投下4800枚巡航導彈、或者19200枚戰術彈藥,就算敵攔截係統的作戰效率為百分之百,也意味著使用戰術彈藥的時候,能夠多出14400枚彈藥,也就能夠讓敵攔截係統失去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