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八章 江河日下(2/5)

作者:閃爍字數:2630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1

    不管怎麽說,到了2060年下半年,美國加快了戰略轉型速度。

    從大戰的情況來看,至少到2062年,美國當局還沒有完全絕望。換句話說,美國當局並沒有放棄努力,而美國所需要的隻是時間,將7億多美國人的戰爭潛力完全爆發出來的時間。從理論上講,到2061年。美國的戰爭潛力就全部爆發了出來。這與美國當局在戰爭爆發前製訂的動員計劃基本一致,即用2到3年完成戰爭動員,最遲在2061年使戰爭產能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美國的軍事生產能力不比共和國差。

    雖然在綜合國力方麵,美國不如共和國,特別是在與電力**有關的尖端技術上,美國與共和國的差距由30年代末的5年擴大到了10年左右,而這一差距足以對兩軍主戰武器裝備的性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是憑借著某些領域的巨大優勢,比如美國的可用勞動力就比共和國多了3成,而美國在某些戰略資源上的產能也遠高於共和國。隻要美國當局能夠把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能獲得不亞於共和國的軍事產能。按照美國聯邦政府製訂的戰爭生產計劃,在2061年的戰鬥機產量將超過5萬架、轟炸機產量超過15000架、地麵主戰平台產量超過7萬輛、下水戰艦總噸位超過3000萬噸、建成的商船總噸位高達5000萬噸,這些指標至少與共和國持平,部分還超過了共和國。

    毫無疑問,“超級大國”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隨便使用的稱呼。按照21世紀中葉的評估標準,要想配得上這個稱呼,就得擁有不亞於除超級大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總和的生產能力與軍事實力,而以國家為基礎的話,也就隻有共和國與美國有這個實力,而歐洲隻有在統一之後才具有這個實力。

    可以說,隻要美國的軍事產能爆發出來,絕對能與共和國匹敵。

    問題是,這一動員速度仍然不足以帶來勝利。

    要知道,共和國在2060年就完成了戰爭動員,讓戰爭產能達到巔峰。千萬別小看這短短1年的差距,在這1年中,共和國多產出的戰爭物資足以壓垮美國。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就與兩國的戰爭產能差距有關。

    關鍵就在這裏。

    為了彌補美軍在2060年的慘敗,美國不但要在2061年達到戰略生產指標,還要爭取在2062年將軍事產能再提高20%,並且一直保持到2063年,才有可能在2063年底、或者2064年初扭轉戰局。

    針對這一情況,美國當局也製訂了周密的戰略計劃。

    問題就是前麵提到的,美國擁有幾乎所有提高軍事產能的基礎條件,唯一欠缺的就是時間。也就是說,隻要能夠將僵持的戰略局麵維持到2063年底,美國就能夠利用爆發出來的巨大軍事產能改變戰場局麵。

    有了這個大前提,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當局在2060年下半年的一些作為了。

    從戰略態勢來看,美國當局要想把僵持局麵維持到2063年底,除了盡快在太平洋上組織起有效的戰略反擊,擋住共和國海軍的進軍步伐之外,必須借助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把歐洲拖下水,讓共和國在歐洲與北非與歐洲軍團打上一場。按照美國當局的估計,到2061年底的時候,歐洲大部分國家、特別是法德意等軍事強國已經完成了初級戰爭動員。並且在東歐平原上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防禦體係,加上美國在中東戰場上的投入,以及歐洲不遜色於美國的綜合國力,隻要合理調動軍事力量,充分利用共和國當局準備不充分的缺點,就算不可能在地麵戰場上擊敗共和國,也能夠把共和國進軍美洲大陸的時間延遲2年以上,也就為美國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事實上,美國的這種設想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隻是可能性不大。

    別的先不說,歐洲在參戰之前向共和國提出獲得180個師的武器裝備,並且在參戰之後一再催促共和國兌現承諾,就與美國的這一戰略設想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從理論上講,歐洲確實需要這些武器裝備,特別是在進行戰爭準備,需要擴大軍事規模的情況下,歐洲的軍火企業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生產出這麽多的武器準備,但是從現實角度出發,除了共和國不可能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之外,歐洲各**隊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掌握共和國武器裝備的使用方法。也就是說,要求共和國提供武器裝備,實質上是在限製共和國陸軍的規模,讓共和國無法在擊敗俄羅斯之後繼續西進攻打歐洲。事實上,這一協議也確實對共和國陸軍的作戰行動造成了不少的影響,使得共和國當局在製訂戰略計劃的時候,不得不充分考慮部隊規模縮小帶來的問題。

    從戰略上講,歐洲的綜合國力不比美國差,還初步完成了戰爭動員,軍隊的規模比戰前擴大了好幾倍,軍事產能更是日新月異,預計在2062年初就能達到美國的七成,從而獲得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行動的基礎力量。更重要的是,歐洲也有足夠的人口資源,以及豐富的資源。加上並不太差的前期準備,隻要能夠充分動員國民的積極性,加上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歐洲各國堅持2年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從戰術上講,如果歐洲軍團能夠更加積極主動一些,比如趁共和國向中東戰場增兵的機會,在大陸戰場上發起突然進攻,然後迅速進軍北非,讓共和國不得不向蘇丹增派地麵部隊,就能迫使共和**隊轉為戰略防禦,先頂住歐洲軍團的進攻,再發起反擊。以共和**隊的戰鬥力,就算共和國當局立即把重點轉向西麵,停止太平洋上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也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扭轉戰局。如此一來,美國甚至能夠獲得2年半到3年的準備時間,從而以更加充分的準備發動戰略反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