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章 添油加醋(3/5)

作者:閃爍字數:2600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3

    拿第22航空艦隊來說,編在這支艦隊裏的5艘“重慶”級航母都是在2060年11月之後服役的,其中3艘在2060年11月陸續服役,另外2艘在2062年的7月份陸續服役,全是最新的航母。與之前2個批次的“重慶”級相比,後2個批次都有所改進,第三批次增強了末段防禦係統,並且加厚了甲板裝甲(主要就是抵抗集束子母彈),而第四批次則通過采用單位輸出功率更大的新式反應堆,在沒有增加反應堆數量的情況下,擁有了更加強大的電力係統,也就因此成為了第一種裝備“梅杜沙”防禦係統的航母。雖然受基本條件限製,即動力係統的輸出功率仍然非常有限,航母上的“梅杜沙”係統是巡洋艦版的改進型,攔截性能比主力艦型差了不少,但是作為一種劃時代的戰艦防禦係統,有沒有的差別要與有了之後的差別更加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講,把“梅杜沙”裝到“重慶”級航母上,不但是非常大膽的嚐試,還催生新一代航空作戰平台,為海軍航空兵迎來了新生。當然,從戰術角度講,這種改進的直接好處就是讓航母獲得了與主力艦一同行動的能力。比較可惜的是,第22航空艦隊裏麵隻有2艘裝備了“梅杜沙”係統的航母,另外3艘都沒有該係統,仍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絕對攔截能力。

    當然,真正的主角還是2支主力艦隊裏的16艘“漢”級主力艦。

    作為共和國海軍在大戰期間建造得最多的一級主力艦,“漢”級總共建造了60艘(前麵56艘屬於共和國海軍,且均在2061年底之前建成,最後4艘是應阿根廷要求,由共和國海軍采購,在建成服役半年之後轉交給阿根廷海軍,均在2062年之後建成,且都在戰後以低價處理銷售給阿根廷),雖然這些戰艦大都在2年之內陸續服役,但是受幾次由主力艦主導的海戰影響,分7個批次建造的56艘“漢”級總共有4種型號,其中最後2批16艘屬於終極改進型號,海軍內部往往將其稱為“苗”級(第六批次的第一艘就是“苗”號)。與最初建造的16艘“漢”級相比,第四個型號的最大改進之處就是選用了最新一代900千克級電磁炮。按照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技術標準,這種在2060年底才研製成功的新式電磁炮的主要改進之處就是采用強製冷卻方式,配合更加強大的電力係統,將最大射速由每分鍾30發提高到了每分鍾90發,或者在最初10秒內投射30枚炮彈。這就意味著,與最初的“漢”級相比,第四個型號的火力投射強度提高了1倍,相當於將打擊能力提高了1倍,除了能夠以相同的方式打擊2倍的目標之外,還可以選擇在同樣的時間內將打擊強度提高1倍,以提高打擊力度。

    這個小小的改進,讓主力艦隊的戰鬥力有了實質性的改變。

    因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仍然是“長島”級,更加強大的“羅德島”級要到2062年下半年才能建成服役,而且後麵32艘“長島”級與最出8艘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即主炮的性能指標完全一樣,所以考慮到“長島”級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實際表現,特別是雙方在防禦能力上的差距,完全有理由相信,美國海軍4支主力艦隊的戰鬥力不艦隊比第21主力艦隊與第23主力艦隊高多少,甚至比不上這兩支主力艦隊。即便在航空艦隊方麵,因為J-22的第一種改進型號,即J-22B(最初的稱為J-22A)已經量產,而且最先裝備的就是跟隨第22航空艦隊行動的第2艦載航空隊(下設6個航空聯隊,擁有各類作戰飛機近千架,是共和國海軍中規模最大的航空隊之一,而跟隨第22航空艦隊作戰的隻有5個航空聯隊,另外1個航空聯隊被派往中東戰場,參加爭奪製空權的戰鬥),所以美國海軍航空艦隊的戰鬥力也比不上共和國海軍。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在1月初向佛得角群島增派了2個戰術航空隊,將部署在該地區的戰術航空兵的規模由2000架增加到了3000架。僅僅數日之後,即共和國海軍艦隊從福爾斯灣開往拉各斯的時候,美國海軍做出了向前線派遣4座海上基地的決定。算上這些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美軍投入的作戰飛機的數量超過了5000架。隨後,在共和國海軍與陸軍采取行動之後,美軍都會采取對應的行動。到1月底的時候,部署在大西洋中部的美軍海上基地已經增加到7座(當時美國海軍總共就隻有8座海上基地,另外一座在東地中海),艦隊則達到了6支(剩餘的2支航空艦隊也在東地中海),投入的作戰飛機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500架(其中光是戰鬥機就有5000架之多)。如此巨大的投入,幾乎塞滿了佛得角群島西北方向上方圓1500千米內的整片海域。當然,這還沒有算上美軍投入的潛艇,如果把當時正在佛得角群島以南海域活動的潛艇算上,美軍幾乎投入了全部海軍力量的八成。毫無疑問,如此巨大的投入,足以說明美軍對勝利的渴望程度。

    問題是,共和國海軍也同樣渴望取得勝利。

    按照前麵的介紹,對共和國海軍來說,這也是一次不能失敗的戰鬥。設想一下,如果共和國海軍輸掉了這場海戰,等於將西非戰場上的20萬陸軍暴露在了美國海軍主力艦的炮口之下,還等於輸掉了整個南大西洋。到時候,美國海軍有很多選擇,比如南下掃蕩福爾斯灣,堵住共和國海軍進入大西洋的通道,還可以去炮擊阿根廷,讓共和國在南美洲唯一的盟國變成廢墟。事實上,美國海軍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派遣艦隊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向西前往澳大利亞,拯救搖搖欲墜的西南太平洋戰區。到了這一步,共和國海軍毫無選擇,隻能讓整在東太平洋上活動的3支戰鬥艦隊全速趕往麥哲倫海峽,由此進入南大西洋,力求再次與美軍決戰。即便不考慮美軍有沒有膽量再次決戰,就算沒有,美軍艦隊也會退守地中海。準確的說,是去地中海支持中東戰場上的西約集團聯軍。打到這一步,共和國海軍仍然非常被動,隻能向中東戰場增兵,而且在沒有辦法直接打擊美軍艦隊的情況下,用更大的代價來換取中東戰場上的勝利。對美軍來說,局麵卻比較有利,即可以趁此機會大做文章,就算不能拉歐洲下水,也能在中東戰場上頂住共和國的戰略進攻。毫無疑問,久攻不下的話,戰爭將再次陷入僵局,美國將獲得夢寐以求的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