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擊即潰(1/4)

作者:閃爍字數:1539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5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擊即潰

    2062年2月27日夜間。已經持續了7天的空中戰鬥進入**。

    仿佛連老天爺都不想破壞晚上的好戲,在這個月圓之夜,佛得角群島萬裏無雲,明亮的月光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大飛行員的視野範圍。事實上,在各種先進設備的幫助下,氣象條件對空戰的影響微乎其微,除非遇到雷暴、超強風暴等極端惡劣天氣,不然基本上不用考慮氣象因素。

    從規模上講的話,從這個晚上22點30分到2月28日淩晨3點30分,持續了整整5個小時的空戰,不管是從投入、損失、持續時間來看,很有可能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

    在這5個小時內,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了4000餘架作戰飛機!

    這是個什麽概念?相當於在這塊麵積不到200萬平方千米的戰場上,平均每500平方千米就有1架作戰飛機,而這就相當於作戰飛機的間隔距離隻有20多千米。

    如果高密度的投入,與空戰戰術的變化有很大關係。

    不管是共和國海軍的J-22,還是美軍的製空戰鬥機,基本上都放棄了視距外空戰,全部以格鬥為主要製勝手段。即便主要空戰武器已經不是格鬥導彈與機關炮,而是激光炮、粒子束炮、電磁機關炮等能量武器,格鬥空戰的交戰距離也在視覺範圍之內。最多不超過光電傳感器的探測範圍。一般情況下,格鬥空戰的交戰距離在20千米以內,而大部分戰鬥集中在10千米以內,很多時候甚至在5千米以內決勝負。

    因為在格鬥空戰中,單打獨鬥的勝算微乎其微,所以絕大部分時候需要由幾架戰鬥機配合作戰,而較為理想的戰術是2架僚機掩護1架長機,以增強編隊的生存能力,並且以輪換充當長機的方式來延長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受此影響,格鬥空戰的兵力密度非常大,某些時候,為了取得絕對製空權,在方圓數十千米的空域內就能投入上百架戰鬥機,而且持續投入新的戰鬥機補充作戰損失。

    除了空戰戰術本身,對空戰影響最大的還有驚人的戰爭生產力。

    與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本質並沒太大變化,奪取戰場製高點仍然是製勝的關鍵,而戰爭本身就圍繞著這一關鍵展開。最大的不同,就體現在戰爭生產力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爭潛力。到參戰的第三年,也就是1943年的時候,美國的戰爭生產能力就占到了同盟國集團的一半以上,生產出了5萬架飛機、1萬輛坦克與數千萬噸的艦船。與一百多年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相比,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爆發出的戰爭潛力就算不了什麽了。

    前麵提到過,共和國在2060年就達到了戰前製訂的軍事生產標準,美國也在1年之後達到了戰前製訂的標準。也就是說,到2062年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都不缺乏潛力,更不缺少武器裝備。因為在2060年下半年到2061年底之間,特別是在2061年全年,雙方均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戰略行動,所以到2062年初,雙方不是缺乏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而是擁有用不完的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

    根據戰後公布的數據,到2062年初,共和國“富餘”的戰鬥機就多達18000架,其中僅J-22就有5000架之多。因為戰爭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當局也沒有大規模調整軍事生產計劃,所以富餘軍事物資不會逐漸減少,還會繼續增多。與軍事物資大規模富餘相對應的則是武裝人員嚴重超標。以戰鬥機飛行員為例,到2062年初,共和國海軍的現役戰鬥機飛行員的數量就是現役戰鬥機數量的140%,即飛行員比戰鬥機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