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擊即潰(3/4)

作者:閃爍字數:1539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5

    在此情況下,隻能保證最基本的通信聯絡。

    相對而言,美國海軍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卻好不到哪裏去。

    設想一下,當戰場上的數千架作戰飛機,還有相當於作戰飛機十倍的後方支援力量都需要聯入戰場數據交換係統,與友軍或者後方交換戰術信息的時候。雙方的通信係統肯定會出問題。

    壓垮對方的通信係統,隻是為海戰創造有利條件。

    顯然,在雙方的空中力量投入都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海戰對共和國海軍更為有利,因為共和國海軍擁有更多、更強大的主力艦隊。

    得益於高達70節的航行速度(美國海軍的“長島”級主力艦采用了輸出功率更大的動力係統與推進係統,最高航行速度由“長灘”級的65節提高到了70節),在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情況下,雙方主力艦隊齊頭對進,平均每小時將間隔距離縮短大約240千米,隻需要大約4個小時就能進入1500千米的交戰範圍。

    相對而言,這場海戰確實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雖然雙方都竭盡全力給對方的通信係統製造壓力與負擔,但是在雙方都格外重視海戰的情況下,掌握對方主力艦隊的具體行蹤也沒有多大挑戰。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海軍隻有兩支主力艦隊,而占有數量優勢的美國海軍卻沒有性能上的優勢,三支主力艦隊的戰鬥力還不如共和國海軍的兩支主力艦隊,所以雙方都沒有分兵行動的打算,從一開始就把主力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擺出了決一死戰的架勢。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海軍主力艦隊後麵就是已經到達西非地區的陸軍主力部隊,以及好幾座大型海上基地,還有剛剛建立起來的南大西洋航線,而美國海軍主力艦隊身後是佛得角群島、海上基地群、航空艦隊,以及更加廣袤的北大西洋。

    雙方都無路可退,隻能決一死戰。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戰鬥在28日淩晨2點45分打響,首先投入戰鬥的是由八艘“漢”級主力艦為主的第21主力艦隊,交戰距離高達1450千米!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首次交火時間為2點47分,當時雙方主力艦隊裏參戰艦艇之間的最大距離甚至超過了1500千米。

    因為可以肯定另外一支主力艦隊裏八艘主力艦主炮的最大射程不會超過1300千米,加上與之配套的護航戰艦上的艦炮很難將“偵察炮彈”投射到1500千米外,所以讓第21主力艦隊首先開火也就成了理想選擇。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距離上,美國海軍主力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隻是擺設。

    在這場戰鬥中,最大有效射程成了製勝的關鍵因素。

    雖然有理由相信,“長島”級主力艦的大口徑電磁炮能將炮彈投射到1500千米外,但是受其他因素。特別是配套的“偵察炮彈”的最大有效射程影響,“長島”級主力艦很難對1500千米外的敵艦開火,也就不大可能發揮其主炮的射程優勢。說得直接一點,打得遠並不是最重要的,還要打得準!

    可以說,這也是共和國海軍為什麽要為主力艦研製配套的輔助戰艦。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配套戰艦的性能,特別是艦炮性能足夠先進,能夠在海戰中完成一些不需要由主力艦來完成的次要任務,甚至成為海戰的主要力量,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主力艦的作戰能力。

    在一擊必殺的海戰中,誰先開火,而且準確開火,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