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4/4)

作者:閃爍字數:1346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46

    當然,關鍵不是誰有資格參加投降儀式,而是投降儀式背後的鬥爭。

    最引人矚目的不是華劍鋒沒有去切薩皮克灣,而是歐洲代表出現在了名單之中,而且是以主要勝利國的身份參與簽字儀式。也就是說,歐洲在這場戰爭中做出的重大貢獻得到了共和國的承認。雖然以實際情況來看,歐洲在這場戰爭中做的貢獻還比不上印度。要知道,印度為集約集團提供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糧食、四分之一的礦產、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被服與帳篷、還有近一成的藥品、超過五千萬的勞動力(其中絕大部分在印度本土的港口與戰爭物資中心工作,隻有少量被派往海外),還是集團在印度洋上的物資中轉中心。更重要的是,印度承擔起了集團站後重建的重任,為包括共和國在內的眾多集團成員國提供了大量用於重建的物資。但是在簽字儀式的排名中,歐洲代表就在共和國代表後麵,地位高於印度,也超過了其他集約集團成員國。

    可以說,如果這不是共和國當局的安排,肯定很難被其他成員國接受。

    在給足了歐洲麵子的同時,共和國當局卻在與實質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上寸步不讓,比如直到開始為投降儀式策劃的時候,共和國都沒有答應歐洲出兵北美洲大陸,即不需要歐洲軍團承擔占領任務。作為對比,共和國不但允許出兵參加戰爭的巴基斯坦、伊朗、蘇丹等主要成員國出兵占領美國與加拿大、還讓伊拉克、敘利亞、肯尼亞、尼日利亞等次要成員國分享了勝利果實。事實上,這才是集約集團成員國容忍歐洲瓜分戰果的根本原因,即歐洲得到的隻是名譽,而沒有實質性的好處。

    顯然,這也成了戰後共和國與歐洲迅速對立,並且成為世界兩極的直接動因。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沒有能夠在大戰中撈到足夠好處的歐洲,絕對不會心甘情願的看著戰爭就這麽結束,所以歐洲當局絕對不希望美國就此放棄抵抗,向共和國繳械投降,隻要有機會,歐洲就會破壞來之不易的和平!

    沒流夠血的和平,顯然不夠穩固!

    替《亂世英雄》預求各位兄弟11月的保底月票,以及12月的月票。兄弟們,讓我們一起為12月的新書戰鬥吧!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