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讓“帝王”安家落戶(1/5)

作者:劉戰英字數:25820更新時間:2023-09-27 23:41:20

    第一節 小平房辦洋務——風采篇

    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呑吐天地之誌。

    ——曹操語

    俗話曰:“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是說北方進入臘月的氣候之奇寒。開發區位於空曠的海濱,每日多為五六級西北風。到了夜晚,狂暴的大風裏帶著砂粒狀的雪花,吹打在臉上刀割一樣痛。

    就在這時節,位於天津市區的開發區“大本營”指令開發區現場指揮部;馬上動工修建開發區管委會臨時辦公室,兩個月後開發區的“神經中樞”將實行現場辦公。因由:國外投資者到了管委會辦公室,將直接認識開發區,有助於引進項目。

    “帥有令,將必行”。建設公司哪敢怠慢,立刻在建築部門投標,幾天後便破土動工。

    春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不亞於基督教信徒過聖誕節。可是在管委會臨時辦公室工地,除夕之夜依然人呼馬嘶,車輛往返穿梭,燈光亮如白晝,要不是管委會領導同誌送來豐盛的美酒佳肴與施工隊伍一起歡度良宵,他們還真把春節拋到腦瓜後邊去了。

    盡管依然是天寒地凍,依然是朔風怒吼,但工地上歡快的談笑聲和劃拳猜令聲卻燃燒著別有一番情致的熱烈氣氛。

    “咱們大年三十不能和家人歡聚,也不能坐在家裏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那我就給大家背誦一首古詩!”開發區管委會領導同誌激動地敞開喉嚨: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對,我們明年的開發區一定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施工隊伍的頭兒不失時機地調動大家的熱情,“咱們吃飽喝足了,說幹就幹,再大幹15天,迎接開發區管委會到我們親手蓋好的小平房裏辦‘洋務’!”

    一個多月後的3月5日,開發區管委會搬進的臨時辦公室,那的確是兩排其貌不揚的小平房。它坐北朝南,一拉溜隻有十幾間,頂高不過2.5米,間寬不過3米;既沒有豪華的裝修和質地上乘的地毯,也沒有暖氣、空調等入時的設備;門前既不見平整的水泥公路和假山噴泉,四周也沒有鬆柏修竹和曲徑水榭。要不是掛有一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招牌,外來人10個會有10個認為是個農村生產隊隊部。

    可是管委會進駐小平房後,立刻組成了60多人的談判隊伍。參加談判隊伍的成員都是具有大學以上文憑,並且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

    國務院總理李鵬10天以後視察了開發區,揮筆寫下了:“開拓渤海,明珠放彩。”

    開發區管委會就在這溜兒小平房裏,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先後接待了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丹麥、澳大利亞、英國、奧地利、芬蘭、美國、瑞典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4個代表團,共計118人。

    “小平房辦洋務”,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特有的樸實無華的風姿,堅定寬闊的胸膛喜迎五洲的賓朋客商。

    第二節 100把大錘陡地舉起——信譽篇

    開發區與丹麥雅迪有限公司董事長摩登先生簽定合資興辦“丹華企業有限公司”合同後,在很大程度上講是自己將自己推到了被告席上。

    合同,亦稱“契約”。當事人雙方(或數方)關於設定、變更、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

    工期兩個月,卻要完成近2萬平方米的廠房建築,實在是過於緊張。這還不說,摩登先生的一些要求還極為刻板,不容通融。例如車間大門,開發區設計人員提出按中國的傳統工藝,采用平拉對開門,可摩登卻執意要電動鋁合金卷簾門。卷簾門由他負責在丹麥製作,那麽門框應該留多高、留多寬?摩登卻遲遲不告訴數據。後經多次交涉,他才同意由開發區設計門框大小。

    所以,開發區每上一個項目都是一次機遇與挑戰、困難與爭奪的把握和實現。

    丹華企業有限公司的廠房破土動工後,在揮汗如雨的古銅色脊梁夾縫中,有一個金發碧眼的女郎在“臥底”。她一頭波浪般的卷發,小巧而翹起的鼻子透著一股高傲,深嵌在眼窩中海藍色的眼睛,閃爍著輕蔑而疑慮的光芒,她身上的裝束雖然著意選擇不撩人眼目的黑色和藍色,但她那誇張隆起的胸脯和扛在肩上的小型錄像機卻依然使她在一群漢子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在錄像。

    她在窺測施工的質量和進度。

    她想以活生生的映象說明些什麽?

    可是,她又想要說明些什麽呢?實在令人難以揣測。

    不管她想說明什麽吧,施工的真實情況總假不了吧。來自塘沽建設公司施工隊伍的負責人蘆成寶心裏說。

    於是,這位膀乍腰圓像“張飛二世”似的烈性漢子,指揮著他們的人馬瘋了似的幹了起來。

    “沒有金剛鑽,敢攬你這個磁器活!”蘆成寶的膽魄在接受開發區的任務那一刻就鍛打成型了。

    施工條件困難,他知道。

    他能不知道麽?他曾事先蹚著冰冷的泥水,扛著自行車觀察過現場。他知道這裏除了孤島似的土丘,沒有水,沒有電,甚至連蒿草也沒有。

    施工期限短,施工質量要求高,他知道。

    他能不知道麽。

    工程奠基那天,居然連市長李瑞環和丹麥駐華大使都光臨了。這是開發區第一個動工並與“老外”合資的企業,能不說明這項工程的重要性麽?李瑞環市長充滿褒獎地對施工隊伍說,我們天津市的建築工人是敢於打硬仗的,相信你們會按期把這項工程拿下來!“市長,你就把心放到實處吧,這項工程如果不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就提頭見你!”蘆成寶恨不得跑到市長麵前立下軍令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文化程度並不算高的蘆寶成卻把這句話掰碎嚼爛咽到肚子裏。為了確有把握,他選公司有名的鐵漢子李金柱作為自己的助手,又挑選了金樹德混凝土班、趙宗全木工班、王維璽架子工班等組成突擊隊,決心在這項工程上一展身手,為開發區爭個好名聲,闖出個響亮的牌子。

    突擊隊果然身手不凡。

    王維璽架子工班:用鋼管和杉篙搭起的水泥棚、攪拌機棚、材料棚、就餐的食堂大棚,全部支起來用了不到10天。

    趙宗全木工班:一開工,120米長的模板眨眼間支完了。

    “留得間隙大,拆掉重支!”

    “這是地基,一填土,就埋在地下麵了,怕嘛!”

    “這是開發區,埋在地下也不能有半點含糊,全部拆下來,統統重支!”

    趙宗全帶領全班青一色的小夥子,對縫,釘空。為確保高質量,他們將彎曲的木板全部刨平,不留絲毫可以挑剔的瑕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