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閃光的還是金子(1/5)

作者:劉戰英字數:54102更新時間:2023-09-27 23:41:21

    《出奇製勝》reference_book_ids":[7254876675366718479]}]},"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節 曆史的記憶

    在全黨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精神,尊重科學、真抓實幹的精神,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精神,謙虛謹慎、崇尚先進的精神,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把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充分發揮出來。

    ——摘自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關於《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

    七月的風,

    裹攜著希望,

    掠過華夏大地。

    七月的雨,

    滋潤著蓓蕾,

    把果實孕育。

    七月的驕陽,

    戀眷著江河,

    把瓊汁獲取。

    七月的大地,

    敞開著胸懷,

    讓那豐碑屹立。

    七十年的風雨,

    人們永遠銘記:

    黃浦江畔的宣言,

    湘江上空的紅旗。

    南昌城頭的槍聲,

    井岡山頭的團聚。

    古城遵義的決策,

    長征路上的壯舉。

    磨難於草地雪山,

    補養於南瓜、紅米。

    錘煉於炮火硝煙

    ,成熟於黃花戰地。

    熊熊的燎原之火,

    揭去乾坤的陰霾……

    七月的風,

    放開歌喉,

    吟唱偉業新曲。

    七月的雨,

    蕩滌著汙垢,

    布新除弊。

    七月的驕陽,

    凝聚著熱量,

    使飛花漫布環宇。

    七月的大地,

    挺起那胸膛,

    把宏偉的殿堂擎起……

    慶典的禮炮,

    傳遞著七月的信息。

    繽紛的彩虹,

    含放著七月的神奇。

    飛濺的鋼花,

    頌揚著七月的業績。

    飄滾的稻菽,

    抒發著七月的思緒。

    七十多年的風雨,

    曆史的年輪永遠記憶……

    ——默然

    第二節 勇當排頭兵的角色們

    排頭兵角色一——在特殊的戰鬥中

    共產黨員董鍾是麗明化妝品合營工業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經理,擔負著公司生產的組織工作,可謂身係千鈞重,任重而道遠。

    董鍾擔任副經理不久,一場難以抗拒的市場疲軟光顧了麗明化妝品合營公司生產的產品。對於麗明來講,要想擺脫疲軟,必須實現原料國產化,而要做到這一步,負責生產的副經理董鍾肩負的擔子可是重若千鈞嗬!

    然而,身為共產黨員的董鍾並沒有畏懼,他率領公關隊伍,上東北,下江南,日夜兼程,連續奮戰,開始了一場戰疲軟、求生存的特殊戰鬥。

    是戰鬥就要取勝。董鍾果然不負眾望,當年就戰勝疲軟,創外匯30萬美元,為公司節省應繳關稅近100萬元人民幣。

    排頭兵角色二——挽狂瀾於須臾間

    新路食品有限公司開業伊始,由於經營管理不善,連年虧損。為了盡快扭轉不利局麵,共產黨員於慶生受命於公司董事會,作為代總經理毅然挑起公司扭虧為盈的重任。

    於慶生為了找到公司虧損的原因,全麵清理人、財、物,建立係統管理製度,並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狠抓拳頭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扭轉了公司虧損的局麵。出口各種深加工食品740噸,創造產值950萬元人民幣,創匯121萬美元,實現利潤24萬元人民幣。同年,公司又建成了冷庫,租賃了新廠房,安裝了各種加工機械,並購置了貨運車輛,擴大了再生產。

    這年,新路食品有限公司被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評為出口創匯先進單位,於慶生也被評為本年度外事係統優秀共產黨員。

    排頭兵角色三——危急時刻衝得上

    去年10月底,11QKV站215油開關突然跳閘,又自動重合。不好,這種情況預示著一場嚴重事故馬上就有可能發生!

    危急時刻,電力分公司檢修工區班長、共產黨員王秉文聞訊後,立即組織全班同誌開始了查找隱患的工作。在查找隱患中,哪裏最危險,王秉文準衝在前麵。

    可是,第一次全麵普查,沒有發現任何疑點。

    王秉文毫不猶豫地說:“查不出來再查,決不能叫隱患像定時炸彈一樣潛伏著!”

    於是,王秉文手拿望遠鏡,仔細查找導線上有沒有傷痕。一遍,兩遍,終於在一處架空線路上查出了烘傷的高壓導線,避免了一起大麵積停電和人員傷亡事故。

    像這樣的險情,王秉文帶領全班排除過多次,每次都是在危急時刻他衝在前麵。王秉文帶領的檢修班多次被評為公司的先進集體。

    排頭兵角色四——老驥伏櫪誌千裏

    “我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可是隻要企業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幹下去。”

    這樸實而誠懇的話語,發自於華信地毯有限公司機械工程師、年逾半百的老共產黨員劉春圃的肺腑。

    劉春圃是華信地毯有限公司的元老。創業初期,整套生產線設備亟待安裝。麵對整整10個龐大的集裝箱,共計300多噸的設備,劉春圃二話沒說就與外方技術人員合作進行設備安裝。連續50個日日夜夜,他吃在企業,住在企業,開發區有通往市區的班車,他都不回家,廢寢忘食地工作。哪裏有困難,哪裏有難題,他就出現在哪裏。

    在設備安裝過程中,有一掛膠成品儲存器高達10餘米,由於廠房條件限製,吊車無法操作。為了解決這個難關,劉春圃一連幾個晚上徹夜不眠,終於製定了一個土法吊裝法,硬是靠人力和簡單的工具將這重達66噸的龐然大物安裝就位。美國技術人員驚呆了,連連讚歎:“中國人了不起!”

    機械設備安裝完畢後,試生產又是一個重要關口。劉春圃繼續堅守在崗位上。由於一台國產纖維開邊機不能與整個生產線配套,滿足不了丙綸半成品開邊的需要。結果造成一部分半成品積壓在倉庫裏,占用了幾萬元的資金。劉春圃懂得,企業占用資金,等於河床淤塞,失去了活力。他能不急麽?一連幾天,他常常顧不得吃飯,顧不得喝水,還常常連臉都忘記了洗,通宵達旦地對這台國產設備進行改造和調試,終於攻克了這個難題,使企業盡快投入正常生產。

    在日常工作中,劉春圃從來不賣老,總是身先士卒,尤其是關心青年職工的成長。他在實施“傳、幫、帶”過程中,總是循循善誘地教導班組骨幹“要在幹中指揮,不要站著看著指揮”。在他的影響下,一批年輕的生產骨幹不僅能夠按各項指標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每個班次的任務,而且還掌握了對機械設備出現的故障進行排除和進行維修的能力。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魏武帝曹孟德這氣勢磅礴的詩句,何嚐不可用於對劉春圃的讚美呢。

    排頭兵角色五——嚴以律己稱風範

    共產黨員姚國才接任天昌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使這個虧損企業起死回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嚴以律己,處處為人表率,在員工中用身教和言教形成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公司連年虧損,累計已達57萬元人民幣。沉重的包袱不僅使企業舉步維艱,而且嚴重地挫傷了員工們的積極性。麵對這種情況,姚國才根據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一個綜合治理的思路在頭腦裏形成。於是,一個從加強製度入手、加強員工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熱情的改革方案出台了。

    改革方案是他製定的,他首先帶頭實施,從不搞特殊,從不遷就自己。他說:“榜樣的力量比口頭說教更有說服力。”

    一次,公司一名管理人員無端歧視一個臨時工,使這個臨時工的自尊受到很大傷害。此事被姚國才發現後,嚴厲責成那位管理人員公開檢查並當麵向那個臨時工賠禮道歉,做到在什麽場合發生的事在什麽場合清除影響。這樣一來,在公司員工中產生強烈的反映,特別是那個臨時工大為感動,一再表示要為天昌的振興多做貢獻。

    在平時生活的細節上,姚國才也不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每天上下班,按大多數企業的情況,總經理應該坐專車。可是姚國才卻始終堅持在沒有特殊事情的情況下與員工一起乘坐大班車。僅就這件區區小事,便成了天昌船務有限公司員工中的一件美談。當然,隻要講起姚國才數年如一日,處處嚴以律己,一個心眼兒為天昌的發展嘔心瀝血的事跡,他們更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排頭兵角色六——平凡崗位中不平凡

    “夏天籠蒸火烤,冬天火烤籠蒸”。一年365天與鍋爐打交道,在開發區的行業中是最平凡又膩煩的工作。

    可是,共產黨員史寶成不但愛上了這個平凡的工作,而且在這個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一次,由於鍋爐本身設計上的問題,造成了鍋爐水冷壁管滲漏。在供熱季節,停爐維修是最令人頭痛的事情:修,將影響供熱;不修,難免保證不發生事故。

    “修,用最短的時間修!”史寶成堅定地一揮拳頭。

    搶修開始後,史寶成作為第一班的成員衝在前頭。當第一班的人馬疲憊地被第二班的人馬替換下來後,史寶成又成了第二班的主力幹將。

    就這樣,史寶成一幹就是3晝夜,誰叫他休息都不起作用。

    史寶成帶領工友僅用了3天時間就使預計7天時間才能完成的搶修任務完成了。

    爐火熊熊,熱源騰騰。史寶成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令人欽佩的貢獻。

    排頭兵角色七——勇於學會不會的知識

    監察局共產黨員孫平,原來從事工會工作,幾年的工作磨練,對工會工作可謂是熟門熟路了。可是他沒有想到,行政監察局卻選擇了他。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工作崗位的轉換,意味著知識的更新。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不但要更新觀念,還要勇於迎接新的知識的挑戰。”孫平大步闖入新的知識領域。

    搞監察,不通曉各種法律和法規,無異於“無橋過河”。孫平便揮臂在法律知識的海洋中搏擊遊泳,迅速贏得了自由。

    不久,孫平獨立辦理一個案件。經過十幾個不眠之夜的奮戰,依靠豐富的法律知識,終於正義戰勝了邪惡,體現了法律的神聖。

    排頭兵角色八——一副肩膀擔4擔

    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共產黨員楊俊祥,肩上挑著4副擔子:

    _黨支部書記、人事部長、秘書室主任、工會主席。工作範圍涉及黨、政、工3個領域,並且都是企業的核心部門的核心職務。

    4副挑子,他挑得起來麽?

    回答是肯定的。非但如此,他還挑得很出色。

    他上班的時間,工作節奏快,效率高。盡管這樣,他覺得時間還是不夠用。於是,又堅持“早來點兒,晚走點兒,節假日多幹點兒”。這3個“一點兒”,一年要占去他的業餘時間300多個小時。

    不僅如此,他還善於總結工作規律,緊緊抓住各項工作之間的必然聯係。一言以蔽之,即黨政工各項工作必須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用經濟工作作為聯結其他工作的鏈條。為了落實工會組織的生產職能,他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發動黨員在勞動競賽中首先達標,為群眾做好榜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還把生產經營中的難點作為勞動競賽的重點,對提高職工勞動技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肩挑4擔,4擔呼呼顫。楊俊祥樣樣工作幹得挺出色。

    排頭兵角色九——抱病請纓戰則勝

    李學林,電力公司副經理,一個有著1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

    3年前,為保證企業得到充足的熱力供應,上級指示,要在2個月內完成110KV、35KV站的啟動工作。麵對顯示開發區“硬件”能力的重要使命,李學林不顧身患心髒病,毅然請纓,擔負起一般人不敢承擔的重任。

    這項任務,時間緊,困難多。李學林與全體職工和技術人員工作在第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連續奮戰一個多月,提前完成了任務,工程質量達到一千次無差錯,實現了兩站一次成功,為開發區供電係統安全供電1000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長年累月的緊張勞累,日複一日的積勞成疾,李學林突然病情發作。

    那天深夜,李學林心髒病嚴重惡化,情景十分可怕。幸虧搶救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李學林初愈出院了。但是醫囑明確規定,要他好好靜養一段時間。

    幾天後電子公司的職工發現,李學林拖著病體,出現在施工現場。

    恰在這時,某條線路計劃停電一天,將進行設備調試。然而,使用這條線路的中外合資企業梅蘭日蘭公司的外商提出,在這一天他們已安排3名外籍技術人員調試精密設備,工期卡得很死,不能拖延,懇請電力公司“高抬貴手”。

    決定停電的那條線路設備調試要確保進行,外商的要求也一定要滿足。為做到“兩全齊美”,李學林馬上和技術人員研究方案,決定采取應急措施,從二級配電係統中調撥出電力,解決了梅蘭日蘭的急需,贏得了外商的好評。

    李學林已經連續兩年被評為開發區的優秀共產黨員。那麽,今年他又有什麽目標呢?你看他那急匆匆的腳步,答案就在其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