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章 澤被百業(1/5)

作者:吳一舟字數:24132更新時間:2023-09-28 01:58:52

    《夢溪筆談》reference_book_ids":[6841155200409930765]}]},"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回過頭來看看從一條匪夷所思的小蟲發展起來的蠶業。幾千年以後,我們驚異地發現,展現在我們麵前的已經不僅僅是那個與小蟲密切相關的蠶業,它的觸角幾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當然,每一次延伸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在這些不同的方式中,有的,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無疑是這個行業的偉大之處,我們不得不感歎一條小蟲竟能成就如此大業,究竟是大自然的造化,還是人類的偉大?有的,也許僅源於一次偶然的靈光乍現。這個靈光乍現的偶然卻改變了世界的模樣,而蠶業仍是這個偶然的母體,其中,依然孕育著必然。

    不管怎麽說,是這條小蟲孕育了蠶業,是蠶業潤澤了百業,是百業興旺了世界。我們怎能不瞪大驚詫的眼睛發出由衷的感慨呢?

    靜下心來想想,在現代社會,當你離開絲綢,離開蠶業,你依然會生活得很好,因為,這世界是如此的豐富多彩,缺少任何一點東西都不會對你有什麽大影響。可是,假如這世界不曾有過蠶,不曾有過蠶業,且不說這個世界的經濟是否會象現在這個樣子,也許,你平常熟視無睹的很多東西都將不複存在。你還會說與你無幹嗎?

    這決不是聳人聽聞的想法。

    立社會支柱

    說蠶絲業是社會的支柱,在現代人理解起來,的確有些聳人聽聞,但在以“衣食為第一要務”的農業社會裏,卻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飲血茹毛的荒蠻年代,還談不上社會呀,支柱呀什麽的,可以暫且不論。進入奴隸社會早期後,考古研究表明,蠶絲業形成以前確有一段時間的“衣”主要靠的是麻類作物,而且已經有了原始的紡織業。它是否已成為當時社會的支柱產業,並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既便是,也僅限於“衣”的範疇,不可能像後來的蠶絲業一樣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因為,當時的社會本身還不發達,更何況,由麻主導“衣”的曆史也並不久遠。

    在以後的社會裏,盡管麻類纖維從來就沒有退出過曆史舞台,現在,隨著紡織工藝的進步,它甚至有卷土重來之勢,但它的地位從來也沒有達到過像絲綢這樣的境界。

    當蠶絲業正式登上曆史舞台以後,它很快取代了麻,占據了“衣食世界”的半壁江山。蠶絲業之所以會輕而易舉地取代麻,最主要的原因是蠶絲纖維優越的性能迎合了貴族階層奢侈浮華的生活方式,而在古代,掌握經濟命脈,主導社會潮流的正是貴族階層。

    從產量上來看,麻類纖維也許從來都不輸於絲綢,但由於它的消費階層僅限於平民百姓,經濟價值一直無法提升,隻能屈居其後。當棉花引進我國以後,它又多了一個“平民化”的競爭對手,所以,麻類纖維從來都不曾主導過“衣世界”。

    絲綢纖維巨大的消費市場刺激了蠶絲業的發展,使它一躍成為與“食世界”中的糧食生產平分秋色的主導產業,這便是“農桑”二字的來曆。

    蠶絲業並不僅僅是在產業上因為與糧食生產相提並論而成為社會支柱的,更重要的,它還是國庫和生產者重要的收入來源,因而實實在在地成了關乎“國計民生”的產業。蠶絲業從栽桑直到織成綢緞中間所經曆的生產環節複雜,付出的勞動很多,經營風險很高,更重要的,是它的終端產品所擁有的華貴性能,決定了它對社會巨大的經濟貢獻。

    當然,這種經濟貢獻在古代主要是通過官辦生產機構和繁重的稅賦來實現的。“神秘篇”中我們曾經談到在漢朝就已經建立了專門管理蠶絲業的機構,通過這些機構來督促發展蠶桑生產,甚至直接組織絲綢生產,並采用名目繁多的稅賦手段來達到經濟盤剝的目的。

    唐代以後,統治者為了收取更多的稅賦,蠶絲業在其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甚至成為巧取豪奪的手段。如在唐朝,凡是稅金或勞役不足者,都可以用絹帛實物充抵。政府還故意采取跌價折算的辦法,獲取更多的絲織品,使百姓不堪重負。宋朝時,還曾采用“和買”政策,盤剝了百姓無數財富。

    所謂“和買”,其初衷似乎不錯。就是政府在春天貸錢給農民發展生產,到夏秋天回收絹帛,這樣,農民就不必向富豪去借高利貸了。可是,隨後的“和買”政策便變了味。貸錢數量越來越少,甚至還會以一部分鹽來充抵錢數,而要求回收的絹帛量卻不斷增加。到了南宋,“和買”竟發展成了“白配”,也就是政府一文不給,絹帛照樣要繳納,成了名副其實的“官搶”。

    蠶絲業既成了古代統治者聚斂社會財富的重要手段,客觀上,也逼迫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鳳陽花鼓”調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明朝統治者既鼓勵發展蠶絲業又依靠蠶絲業聚斂財富的事實。

    著名的“鳳陽花鼓”調似乎已成了流浪乞討者的專利,開場是這樣的:“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從這則“鳳陽花鼓”調反映出來的是百姓對明太祖朱元璋的痛恨。

    史實是這樣的。洪武三年,朱元璋為了使自己的家鄉盡快富起來,下令江南蘇鬆杭嘉湖一帶的十四萬富民遷往鳳陽安家墾荒,並規定不準私自回原籍,這些富民中就有大量是蠶農。為了能回鄉掃墓探親,每年冬天,他們就喬裝成乞丐,以逃荒為名,沿路唱著自編的“鳳陽花鼓”調回到老家,次年二三月間再返回鳳陽。這樣做既掩人耳目,又發泄了對朱元璋的怨恨之情。

    朱元璋的這一做法雖然有背常情,不得人心,但主觀上他是想發展鳳陽的農桑,獲取更大的財富。他曾規定凡擁有五至十畝土地者,必須栽桑半畝以上,否則,就要給予交納絹帛一匹的處罰,而按規定栽桑的則可免四年的稅賦。

    有史學家認為,我國明代已經進入資本主義萌芽狀態,而最早有這種表現的便是蠶絲業。特別是在江南蠶桑主產區,如浙江湖州、江蘇盛澤等地的蠶絲業是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家家養蠶忙,戶戶機杼響,絲莊綢行星羅棋布,四方商賈雲集。更有一些善經營者,經過幾年擴大再生產,便發家致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