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給不良心態補點鈣(2/5)

作者:文錦字數:64830更新時間:2023-09-28 07:12:28

    中國有一個故事叫做“杞人憂天”,其實擔心天掉下來的心理是毫無道理的。可見,憂慮真的是會使人喪失理智。憂慮心理是人生、事業成功的絆腳石,如果成天愁眉不展,擔心這,擔心那,那麽,你就會養成優柔寡斷的毛病,眼看成功的機會白白地從你指尖溜走,到最後,空悲切,白了少年頭。

    如果你不想空悲切,不想白了少年頭,那麽你就按以下方法克服你的憂慮:

    ——我擔憂的是什麽?

    ——我該如何做?

    ——我的決定如何選擇?

    ——我什麽時候實施?

    隻要你按“處方”很好地實施,憂慮自然就會遠離你,不再成為你事業上的無形殺手。

    ——既不要被逆境困擾,也不要幻想出現奇跡,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不管多麽嚴峻的形勢向你逼來,你也要努力去發現有利的因素。過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到處都有一些小的成功,這樣,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長了。

    ——不要把悲觀作為保護你失望情緒的緩衝器。樂觀是希望之花,能賜人以力量。

    ——當你失敗時,你要想到你曾經多次獲得過成功,這才是值得慶幸的。如果l0個問題,你答對了5個,那麽還是完全有理由慶祝一番,因為你已經成功地解決了5個問題。

    ——在閑暇時間,你要努力接近樂觀的人,觀察他們的行為。通過觀察,你能培養起樂觀的態度,樂觀的火種就會慢慢地在你內心點燃。

    你永遠要記住,憂慮不是天生的。就像人類的其他態度一樣,憂慮不但可以減輕,而且通過努力還能轉變成一種新的態度——樂觀。那麽,你就會變成一個樂觀的人。

    莫讓貪婪之刺紮傷你的雙眼

    小鳥問它的父親:“世上最高級的生靈是什麽?是我們鳥類嗎?”

    老鳥答道:“不,是人類!”

    小鳥又問:“人類是什麽樣的生靈?人類優於我們嗎?他們比我們生活得幸福嗎?”

    “他們或許優於我們,卻遠不如我們生活得幸福!”

    “為什麽他們不如我們幸福?”小鳥不解地問父親。

    老鳥答道:“因為在人類心中生長著一根刺,這根刺無時不在刺痛和折磨著他們,他們自己為這根刺起了個名字,管它叫做貪婪!”

    小鳥又問:“貪婪?貪婪是什麽意思?我想親眼見識見識。”

    “這很容易,若看見有人走過來,趕快告訴我。”

    一會兒,小鳥便叫了起來:“爸爸,有個人走過來啦!”

    老鳥對小鳥說:“聽我說,孩子,待會兒我要自投羅網,主動落到他手中,你可以看到一場好戲。”

    說罷,老鳥飛離小鳥,落在來人身邊,那人伸手便抓住了它,樂不可支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

    老鳥說道:“我的肉這麽少,夠填飽你的肚子嗎?”

    那人說:“肉雖然少,卻鮮美可口!”

    老鳥說:“我可以送你遠比我的肉更有用的東西,那是三句名言,如果你學到手,便會發大財!”

    那人急不可耐地說:“快告訴我,這三句名言是什麽?”

    老鳥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目光,款款說道:“我可以告訴你,但是有條件:我在你手中先告訴你第一句名言,待你放開我,我便告訴你第二句名言,等我飛到樹上之後,才會告訴你第三句名言。”

    那人一心想盡快得到三句名言,好去發大財,便馬上答道:“我接受你的條件,快告訴我第一句名言吧!”

    老鳥不疾不徐地說道:“這第一句名言便是:莫惋惜已經失去的東西!根據我們的條件,現在請你放開我!”於是那人便鬆手放開了它。老鳥落到離他不遠的地麵繼續說道:“這第二句名言便是: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說罷,它邊叫著邊振翅飛上樹梢:“你真是個大傻瓜,如果剛才把我殺了,你便會從我腹中取出一顆30米斯卡勒的大寶石。”

    那人聞聽,懊悔不已,把嘴唇都咬出了血。他望著樹上的鳥兒,仍惦記著他們方才談妥的條件,便又說道:“請你快把第三句名言告訴我!”

    狡猾的老鳥譏笑他說:“貪婪的人啊,你的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雙眼。既然你忘記了前兩句名言,告訴你第三句又有何益?難道我沒告訴你,莫惋惜已經失去的東西,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嗎?你想想看,我渾身的骨肉羽翅加起來不足20米斯卡勒,腹中怎會有一顆重量超過30米斯卡勒的大寶石呢?”

    是的,一個小小的鳥腹怎麽會有超過30米斯卡勒的大寶石呢?人類之所以有很多煩惱,就是因為想要的東西太多,太貪婪。而鳥很容易知足,所以它們活得幸福而快樂。

    告別抑鬱,親近愉悅

    假如你心情抑鬱,那麽請記住美國著名策劃專家喬治·凱的話:“用快樂的微笑打掃你抑鬱的心情吧!”成大事者都把“笑對人生,快樂生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們這種積極快樂、熱愛生活的態度,使他們的生活充滿生機與陽光。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老先生,得了病,頭痛、背痛、茶飯無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藥,也不管用。這天他聽說來了一位著名的中醫,他就去看病。中醫診斷一番後,給他開了一張方子,讓老先生去按方抓藥。老先生來到藥鋪,給賣藥的師傅遞上方子。師傅接過一看,哈哈大笑,說這方子是治婦科病的,醫生犯糊塗了吧?老先生趕忙去找那中醫,中醫卻到遠方就診去了,說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老先生隻好揣起方子回家。回家路上,他想糊塗醫生開糊塗方,自己竟得了“月經失調”的婦女病,禁不住哈哈樂起來。這以後,每當想起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這事說給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樂。一個月後,老先生去找那中醫,笑嗬嗬地告訴醫生方子開錯了。醫生此時笑著說,我是故意開錯的。老先生是肝氣鬱結,引起精神抑鬱及其他病症。而笑,則是他給老先生開的“特效方”。老先生這才恍然大悟——這一個月,老先生光顧笑了,什麽藥也沒吃,身體卻好了。

    想想看,笑,對一個人的生活有著多麽大的影響。它關係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心情,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我們事業的成敗,我們生命的意義。

    這使人想到一些關於樂觀人生的名家名言: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衝洗。”英國詩人雪萊說:“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易於溝通了。”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說:“善說笑話的人,往往有先見之明。心裏如果常有快樂,就能防止百害,延長壽命。”

    “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節奏,給了我們巨大的生活壓力。我們要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準不致於太低,我們要時時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我們要麵對著生老病死的困擾,我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們不懂得調節自己,苦惱、憂愁、煩躁、憤怒、痛苦……這些不良的情緒就會嚴重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就像老話說的“愁一愁,白了頭”。最好的自我調適方法,就是笑,就是樂觀地生活,就是養成樂觀生活的好心態。

    樂觀的態度是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法寶。“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誌。”用微笑和樂觀的心態來麵對人生、解釋生活,使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要快樂地生活,就要學會擺脫繁雜生活的束縛,要對抑鬱說不,一身輕鬆,心情才會更好。

    煩憂是人生的心態垃圾

    生命的過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個階段的“成敗得失”全部都扛在肩上,今後的路還怎麽走?為你的“舊包袱”舉行一場葬禮,將它埋葬,與過去說再見,跟往事幹杯吧!這樣,你將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輕裝上陣,生活得更加輕鬆和有質量。

    用樂觀代替悲觀,以鎮定代替不安,用愉快代替煩惱。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過:“憂愁是傷人的病菌。它會吞噬你的優勢,而留下一個像廢品一樣的垃圾。”一個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無謂的煩惱上的人,他是不能盡量發揮自己固有能力的。世界上能夠摧殘人的活力、阻礙人的誌向、減低人的能力的東西,莫過於煩憂這一毒素。

    有一個叫喬治·布朗的人,雖然他已經成了大商人,每年都有上百萬的收入,但是,他卻常常情緒不穩,因為他心裏總是提防著周圍的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於是心裏就產生許多莫名其妙的憂愁,他十分痛苦。有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真誠地對他說:“喬治,相信人比懷疑一個人更讓人心緒安寧。”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喬治,他這樣做了,從相信這位朋友開始,他發現自己的憂愁每天都在減少。

    沒有人能估計得清楚憂愁到底造成了多少人類災禍損失。它使天才變得平庸,它使一個人歸於失敗,它破滅人的希望。在這方麵它比任何因素都要厲害。下麵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造成人們的心理危機的:

    工作不能置人於死地,但煩憂卻能殺死人。賣苦力,辦難事,都不會使我們有任何傷害,能夠真正損害我們的,就是我們在辦事和做工時的心理狀態——在還未辦事、未做工前,便在腦海中顧慮著、畏懼著,同時預感到辦那事、做該項工作會具有的種種不快。

    煩憂能敗壞人的健康,摧殘人的精力,損害人的創造力。它使許多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人,最終平凡庸碌而死。這個惡魔隨時隨地都在損害人們的健康,摧殘人們的活力,減少人們工作或勞動的效率,使人們的生活陷入不幸之中。

    野蠻的土著人在宗教禮拜中,往往用種種殘酷的方法,戕害自己身體,還以此作為虔誠的標誌。對於這種土著人,我們難道不覺得可憐又可笑嗎?然而,在嘲笑他們的同時,我們發覺自己也並不高明。我們往往用種種精神的刑具來折磨自己,我們常常懷著各種無謂的杞人憂天和不祥的預感,在我們的一生中煩前、煩後、憂左、憂右地自尋煩惱。

    煩憂能摧殘人的活力,消磨人的精神,所以能夠對人的工作產生很嚴重的影響。一個人在心緒不寧的情形下工作,效率自然不會高。人的各種精神機能,一定要在絲毫不受牽製的時候才能發揮最高的能力。困於煩憂的頭腦,盡管仍在思考,但往往不清楚、不敏捷、不合邏輯。在腦細胞受到煩憂的毒害時,腦部的思考力自然不可能像在毫無煩惱憂慮時那樣集中。

    腦細胞時常為血液所衝洗,它從血液中攝取養分。假如血液中常常載滿了恐懼、煩惱、憤恨、嫉妒等思想的毒害,這些腦細胞的“原質”便會受到損害。女性特別易於陷入煩惱的心理危機之中。她們每天花在處理家務上的精力,遠不如花在對子女的無謂操心與懊惱以及其他無謂的精神緊張上來得多。一到傍晚,她們總是感到精疲力盡,然而她們不曾意識到,這是她們將大部分的精神浪費於無謂的心理所造成的不安的緣故。

    人類居然能容許這種無謂的煩惱、憂慮,來榨取人的青春和生命,使人未到中年就現老相,豈不是天下之大怪事嗎?看到許多年僅30歲的婦女,麵部就出現了皺紋,你以為這是她們過度操勞或遭遇重大不幸所致嗎?不是,這多是由於她們多愁善感和容易煩憂所致。

    驅除煩憂心理的最好辦法,就是常常懷著一種愉快的態度,而不是老去糾纏生活中的不幸與醜惡。保持身體健康,也是矯正煩憂這種心理危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胃口,充足的睡眠,清爽的神誌,都是可以減少煩憂的妙方。在變態時,煩憂才會滋生。體力強健的人,煩憂偷襲的機會會比較少。而在活力低微、體質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煩憂最易侵入與滋長。

    在你克服危機的路途中,當你覺察到恐懼、煩憂的思想侵入你的心中時,你必須立刻要在你心中建立各種希望、自信、勇健與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視這些剝奪你幸福的敵人在你心中盤踞起來,立刻把那些魔鬼驅逐出你的心靈。

    消除這種煩憂心理危機的辦法是用你潛意識的力量,用樂觀代替悲觀,以鎮定代替不安,用愉快代替煩惱。

    生氣不如微笑

    惱怒是一種毫無益處的心態。

    上班時堵車堵得厲害,交通指揮燈仍然亮著紅燈,而時間很緊,你煩躁地看著手表的秒針。終於亮起了綠燈,可是你前麵的車子遲遲不啟動,因為開車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憤怒地按響了喇叭,那個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終於驚醒了,倉促地掛上了一擋,而你卻在幾秒鍾裏把自己置於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之中。

    美國研究應激反應的專家理查德·卡爾森說:“我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這位加利福尼亞人在討論會上教人們如何不生氣。卡爾森把防止激動的方法歸結為這樣的話:“請冷靜下來!要承認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按計劃進行。”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應激反應是在頭腦中產生的。即使是在輕微的惱怒情緒中,大腦也會命令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這時呼吸道擴張,使大腦、心髒和肌肉係統吸入更多的氧氣,血管擴大,心髒加快跳動,血糖水平升高。

    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你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不僅會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別人也會更喜歡你;每天至少對一個人說,你為什麽賞識他,不要試圖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隻要找,總是能找到缺點的。這樣找缺點,不僅會使你,也會使別人生氣;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權利,這會花費許多沒有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糾正別人,常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不要讓別人為你的不順利負責。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實,天不會因此而塌下來;請忘記事事都必須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

    這樣,生活會突然變得輕鬆許多。

    當你抑製不住生氣時,你要問自己:一年後生氣的理由是否還那麽重要?這會使你對許多事情得出正確的看法。

    改變心態 改變人生

    在一件事情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人的智慧總是這麽奇妙,也許就在下一分鍾,你就會想到一個解決問題的絕妙主意。你和困難就像兩個勢均力敵的對峙者,誰也無法預料最後的失敗者究竟是誰。所以,麵對困難,你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

    人生在於抉擇

    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常常會麵臨許多的抉擇,尤其是麵對那些未知的抉擇,常會表現出無所適從。其實,無論人生麵臨什麽樣的際遇,都會有這樣兩個機會:一個是好機會,一個是壞機會。好機會中蘊含著壞機會,壞機會中蘊含著好機會。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以什麽樣的眼光、什麽樣的心態、什麽樣的視覺來對待它,是選擇樂觀地對待一切,還是選擇悲觀地對待一切,結果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2003年美國冬季征兵活動中,加州有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被選中,馬上就將被派到最艱苦也最危險的海軍陸戰隊服兵役。

    這位年輕人自從得知自己被海軍陸戰隊選中的消息後,便一直表現得憂心忡忡。在加州大學任教的祖父看到孫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便開導他說:“孩子啊,這沒什麽好擔心的,到了海軍陸戰隊,你將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內勤部門,一個是分到外勤部門。如果你分到了內勤部門,就完全用不著去擔驚受怕了。”

    年輕人問爺爺:“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門呢?”

    爺爺說:“那同樣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美國本土,另一個是分配到國外的軍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到美國本土,那又有什麽好擔心的嘛!”

    “那麽,若是被分到國外的基地呢?”

    “那也有兩個機會,一個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國家,另一個是分配到海灣地區,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國家,那也是值得慶幸的事啊!”

    “爺爺,那要是我不幸被分到海灣地區呢?”

    “你同樣會有兩種機會,一個是留在總部,另一個被派到前線作戰。如果你被分配到總部,那又有什麽需要擔心的呢?”

    “那我若不幸被派往前線作戰呢?”

    “那同樣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安全歸來,一個是不幸負傷。如果你能夠安全歸來,那擔心豈不是多餘的?”

    “那要是不幸負傷了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