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 培養你的好習慣(3/5)

作者:文錦字數:107560更新時間:2023-09-28 07:12:30

    一對鬧別扭的情侶在公園見麵了。男的沉默了半天,終於開口說:“你……能原諒我嗎?”言語懇切,表情緊張。女的看著他,羞怯地笑了。男的也笑了,笑得很開心。微笑的語言,在難以用語言表達心境的情況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人與人相處,微笑就是你美麗的外衣,你的笑容就是你如意的信差,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要上班時,對大樓門口的電梯管理員微笑;跟大樓門口的警衛熱情地打招呼;站在交易所裏對著那些從未謀麵的人微笑。你很快就會發現,每一個人同時也對你報以微笑。擁有了微笑的習慣,你的世界裏就會到處充滿微笑。

    如果以一種愉悅的態度對待那些牢騷滿腹的人,一麵聽他們的牢騷,一麵微笑著,那麽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由微笑開始,你就會學會賞識和讚美他人,不再蔑視他人。這一切將改變你的生活,使你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一個更快樂的人、一個在身心方麵很富有的人。

    寬容是做人的風範

    寬容是一種風度,是一種做人的風範。

    17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戰爭。一場激烈的戰役下來,丹麥打了勝仗。在戰爭結束以後,一個丹麥士兵坐在戰場上,取出水壺放到嘴邊準備喝,突然聽到哀求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正看著他的水壺。“你比我更需要水。”丹麥士兵走過去,將水壺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矛想要刺死他,幸好長矛偏到一邊,隻傷到他的手臂。“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說,“我原來打算要將整壺水給你喝,現在隻能給你一半了。”

    這件事後來被國王知道了,特別召見這個士兵,問他為什麽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殺掉,這個士兵輕鬆地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

    一個小小的士兵,卻能夠有如此的胸襟,實在是讓人欽佩。能夠在別人以怨報德的情況下原諒別人,是一種非常偉大的情操。

    寬容,不隻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可以實踐的本質,因為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無限寬闊廣大的“空性”本質。

    學會寬容別人,就是學會寬容自己,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寬容、諒解像一道陽光,把每個人的心裏都照得暖洋洋的。生活中人和人的相處,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衝突或不愉快。能用一顆包容的心設身處地地去為對方想一想,對別人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諒解,我們便能擁有一個和諧的生活氛圍。或許正是有了這樣的胸懷,這樣的寬容,這個世界才少了許多悲劇,才變得更加美好。

    寬容,對人對己,都可成為一種無須投資便能獲得的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

    將毅力培養成一種習慣

    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必將被生活中的種種挫折打敗,甚至在還未開始前,就已經主動宣布失敗。有毅力,你才會贏。

    很多名人都是靠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走上人生巔峰的。因此,很多成功人士都大加稱頌“毅力”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下麵這段名言是聞名於世的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的座右銘,它現在還鑲嵌在麥當勞世界總部的一個十分精致的鏡框裏,據說它最早出自美國總統柯立芝之口。這段話是這樣說的:

    在世界上,毅力是無法替代的。

    天賦無法替代它,有天賦卻失敗的人比比皆是;

    教育無法替代它,受教育卻失敗的人到處都有;

    才能無法替代它,有才能卻失敗的人隨時可見;

    隻有毅力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幾百年來全世界公認的偉人。他發明了避雷針,參與了美國獨立戰爭,寫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名言,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時他又是作家、畫家、哲學家,並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富蘭克林在如此眾多的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人們的敬仰。他在79歲高齡時,想起自己一生取得的成就,就用了整整15頁紙敘述了自己年輕時曾進行過的特殊修煉,他認為自己的一切成功與幸福都受益於此。

    年輕時的富蘭克林並不十分成功,但卻非常渴望成功。經過研究,他發現成功的關鍵在於完善的人格。經過精心總結,他認為這完善的人格應包括以下13個原則:節製、寡言、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適度、清潔、鎮靜、貞潔、謙遜。

    但進一步研究他發現,如果僅僅知道這13項原則並不能使自己成功。隻有經過刻苦的修煉,把這13項原則變成自己的13種習慣,這才屬於自己。否則,那還是別人的,是書本上的。

    知道了這一點,他認真地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本子,每一頁打了許多格子。他當時非常清楚,一段時間隻專注於一項修煉,才是最有效的。否則,會適得其反。於是他頭一個星期隻專注於“節製”,每天檢查自己為人處世是否“節製”,並在本子上做上記號。

    一個星期後,由於天天盯住自己是否“節製”,並堅持每天監督,他驚喜地發現,這“節製”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

    嚐到了甜頭,第二個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項——“寡言”,並對第一項“節製”複習鞏固;第三個星期盯住第三項——“秩序”,再對第一項、第二項複習進行鞏固。沒想到13個星期後,他發現自己的舉手投足、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年輕、認真、又有毅力的富蘭克林生怕這13個星期還不足以使那13項原則完全變成自己的習慣,在一年內他又進行了三次13個星期的輪回修煉。到一年以後,富蘭克林完全變了,這種變化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滲入了他的靈魂,浸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因此,他的成功是順理成章的。

    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舉世聞名。上有敵機偵察轟炸,下有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而紅軍的裝備呢?衣不遮體,小米加步槍,陷人的草地,難翻的雪山,經常斷炊,有時甚至靠吃野菜、皮帶充饑,其艱難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但是,紅軍終於走過來了,它向世人宣布紅軍不愧是英雄之師。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勝利的確是中國革命的成功轉折點。紅軍長征的勝利靠的是什麽?一是靠有毛澤東的領導;二是靠廣大紅軍對革命事業堅定的信念;三是靠頑強的意誌,靠將革命事業堅持到底的毅力。

    毅力,是人的一種心理忍耐力,是一個人完成學習、工作、事業的持久力。當它與人的期望、目標結合起來後,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就必須增強你的毅力。沒有毅力,理想就無法實現。沒有理想,毅力就無從產生,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在所有的成功者中,有沒有毅力,堅強不堅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對失敗者來說,缺乏毅力幾乎是他們共同的弱點。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失敗,抱怨自己沒有機遇,對著別人的成功望而興歎,卻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出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或現在製定過計劃,也暗暗下過決心,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成功,但我們回首看看自己的過往,是不是很多次都對自己說“這事明天做吧”,然後到了第二天卻忘記了自己曾經下過的決心?成功不是隻在口頭上說說的,而是要靠行動,要靠一個人的堅定毅力的支撐。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在大學期間有十幾門功課掛紅燈。他自己都覺得這臉丟得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暗下決心,在數九寒天狂喊英語四個月,終於過了英語四級,而且名列第二,他靠的是什麽?他靠的就是毅力!在他成功後,他的夢想是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也做到了。為此,他隨身攜帶咽喉藥,他的喉嚨充血,但這都沒有令他退縮,他靠的是什麽?靠的還是毅力!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毅力!

    達·芬奇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礙。”堅強不屈的人,在世界上隻占了極小部分。他們依靠堅韌的力量,將短暫的失敗轉化為最後的勝利。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目睹了絕大多數人在失敗中倒下去就再也沒有爬起來。這些人就是缺乏毅力。

    毅力不等於蠻幹,它是善始善終地將工作做好;毅力不等於執拗,也不等於頑固。頑固是消極的意誌品質,它不實事求是,不考慮客觀情況,不考慮完成任務的可能性,一意孤行,不聽勸告,什麽都是想當然,知錯並不改,一抹黑地走下去;而毅力則是積極的意誌品質,它是人們理智的選擇,能及時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從錯誤和失敗中去尋找到理性的行動,因而能將失敗變為成功,能使小勝利變為大成功。毅力不僅是漂越苦海的小舟,也是理想的春風吹出的鮮花。

    毅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產生的,它是人的一種習慣,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發展起來的。如其他各種心理形態一樣,培養毅力必須要以清楚的動機作為基礎。這些動機包含:

    ——準確的目標。這是培養毅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明確自己所渴望的是什麽。強烈的動機會幫助人們擊敗很多挫折。

    ——欲望。若有強烈的欲望,就比較容易獲得和保持毅力。

    ——自我激勵。要有實現這個計劃的自信心,並能激勵自己去征服實現計劃中的任何阻礙。

    ——計劃明確。有組織的計劃可以引發毅力,即使這個計劃有些不完整和局限性。

    ——計劃的落實。觀察與分析必須仔細,不能用猜測來代替紮紮實實地去做。

    ——協調合作的精神。培養毅力還必須是相互之間達成的諒解與融洽的合作。

    ——意誌。思想集中到準確的計劃上也會產生毅力。

    現在,請你拿出勇氣來反省思過,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你自己以及你的毅力。而所有想要實現理想的人,都必須具備毅力這項精神品質。

    一個有意誌的人能克服一切困難,不論所經曆的時間有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無堅不摧的意誌力終能幫助你達到成功的目的。

    一個有著堅強意誌力的人,便有創造的力量。不論做什麽事都要有堅強的意誌,任何事情隻有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你是以怎樣的態度來應付困難的呢?當困難臨頭的時候,你是慌亂或是恐懼嗎?是猶豫或是逃避呢?你麵對困難的時候是否持推脫的態度呢?比如你會想“如果我能做的話,我一定做”,還是會以“試試看”的態度對付困難呢?

    將毅力培養成為一種習慣吧!當你能經得起挫折考驗,你便會因毅力而獲得豐富的回報。

    把忍讓修煉成一種習慣

    忍讓不僅是個好習慣,更是一種理智的抉擇,一種成熟的表現。一個人如果能養成寬容忍讓的習慣,那麽他就會獲得別人的尊敬。

    威廉·麥金萊剛任美國第25任總統時,指派某人做稅務部長。當時有許多政客反對此人,他們派代表前往總統府,要求麥金萊說明委任此人的理由。為首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國會議員,他脾氣暴躁,說話粗聲粗氣,開口就把總統大罵一番。麥金萊卻不吭一聲,任憑他聲嘶力竭地罵著,最後才極和氣地說:“你講完了,怒氣應該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這樣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然願意詳細地跟你解釋……”

    這幾句話說得那位議員羞慚萬分,但總統不等他表示歉意就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其實也不能怪你,因為我想任何不明真相的人都會大怒。”接著,他便把理由一一解釋清楚。

    其實不等麥金萊解釋,那位議員已被他折服,他心裏懊悔自己不該用這樣惡劣的態度來責備一位和善的總統,因此,當他回去向同伴們匯報時,隻是說:“我記不清總統的全部解釋,但有一點可以報告,那就是——總統的選擇並沒有錯。”

    “忍”不但使麥金萊的解釋獲得好的效果,而且使那位議員從此悔悟,以後永遠不再做出令人難堪的舉動。別人故意用種種刺激使你大發脾氣,你一氣之下,就會做了不理智的事情,這樣隻會自討苦吃。

    現實生活中,讓人生氣令人發怒的事隨時可能發生,但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冷靜的人,為了更好地、安靜地生活和工作,就要學會忍耐。

    一個女孩在家中排行老大,她小時父母忙於上班養家,照顧兩個弟弟洗衣做飯等管家的事早早就落在了她的頭上。弟弟怕她,父母疼她,因此她養成了能吃苦受累不能忍氣受氣的個性。後來她參軍,在部隊嚴格紀律的約束下,部隊的一些要求她雖然行動上執行了,可心中卻不服氣,常常牢騷滿腹。而她的真正成熟進步是從學習忍耐開始的。她當的是通訊兵,搞長途話務,記得剛上機時,負責培訓的是一位老兵。有一次,用戶要下麵部隊的一個分站,她拿著塞線不知往哪條線路上插,正猶豫著,那位老兵一把將她的手打下,說:“你別拿著我的塞頭巡邏了。”從小到大,她哪裏受過這個氣,當時她腦袋轟的一熱,血往臉上湧,淚水在眼窩裏轉,真想摘下話筒跑掉,或者和老兵大吵一架。可是一刹那間,她忍住了。她想起了平時領導常說三尺機台就是戰場,要是跑掉就等於在戰場上開小差的話,所以她一邊忍著氣抹著淚,一邊認真看老兵操作。下班後又幫著老兵整理話單,打掃機房,而老兵也覺得自己過分,就主動過來手把手地教她。以後,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有各種不愉快,這就需要培養自己忍讓的習慣,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縱自己的感情,首先傷害的是自己。如對方是你的對手、仇人,有意氣你、激你,你不忍氣製怒保持頭腦清醒,就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中了人家的計,落個不願意接受的下場。

    一個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務必要懂得如何學會忍讓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有化解生活中各樣煩惱的神力,能使你人生路上充滿信心、愉快和陽光。

    當你不甘心做命運的奴仆而又未能扼住命運的咽喉之時,必須學會忍讓,讓所有的痛苦都在忍耐中得到淡化,讓所有的眼淚都在忍耐中化作輕煙。

    培養處世的好習慣

    在現代社會中,為人處世的習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偌大的世界中,在個人生活與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隻有通過各種渠道積極主動地和他人建立關係才能達到目標。

    朋友多了路好走

    一個人猶如一顆微小的沙粒,隻有眾多的人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超乎尋常的力量。善於交際是取得成功的最佳方法。

    在現代社會中,不但生產要素、金錢、商品的流通速度加快,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變得日益頻繁。積極主動地交朋友已成為我們達到目標、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

    社會交際活動可以使人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學到新的知識,從而擴大知識麵。人們在交際活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通過處理各種事情和與各種人打交道,從而鍛煉和提高人們觀察、應變、組織等多方麵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不具備交際能力是不行的。

    朋友多了路好走,廣泛的社交可以使你結識各種各樣的朋友,這對你的工作、生活和學習都是大有益處的。

    和他人積極主動地交朋友,是我們早日成功、獲得事業跨越發展的重要方法。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我們將會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要結交新朋友,打造關係圈,一個好的交際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掌握拓展人際關係的途徑沒有固定的形式,往往需要我們見機行事。我們要記住:幸運隻屬於積極主動的人。

    “我對別人來說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對自己來說他是重要的,所以我要和他交往。”堅持這樣一種態度廣交朋友,我們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1.樹立廣交朋友的意識。“有容乃大”,千萬條河水流向大海,成就了海洋的浩瀚。我們隻有樹立廣交朋友的意識,才能把握各種有利時機以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

    2.把握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雷鋒善於利用一切機會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可貴的精神,在晚會上、生活上、工作中積極推銷自己,和更多的人結交朋友。

    3.主動為他人提供幫助。和他人交朋友需要建立信任,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可以最大限度地贏得對方的信任,從而使彼此的關係向更深層發展。

    4.當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環境時,比如來到一個新城市,我們可以參加當地的各種集體活動,比如健身俱樂部、登山隊、老鄉會等,來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5.在工作中積極結識新朋友。比如,積極參加公司裏組織的活動,可以在短時間內認識許多人。

    養成廣泛交友的習慣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來往,在這些人中,有你喜歡的,也有你不喜歡的,他們都不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但如果你總是心存偏見,養成了厭惡別人的習慣,那麽久而久之,你就會無路可走,自身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在北宋朋黨紛爭的政局中,王安石一意推行新法,而忽略了協調舊派以求人和政通是他遭受舊派全力攻擊的主要原因,也是新法推行的主要阻力。

    舊派重臣名流能否真誠接納王安石而支持合作,本是一大問題,偏偏王安石個性也極執拗,自認“天變不足畏懼,祖宗不足取法,議論不足體恤”,不肯委曲求全,不設法溝通以獲諒解,甚至不容忍接納相反的意見,大大喪失人心,徒增輿論的壓力。尤其來自諫官的彈劾攻擊,使新法的推行成為黨派爭執的口實,有你無我,一旦舊派抬頭,新法也就全麵廢棄了。全麵探討王安石推行新法,過重對事、忽略對人導致許多嚴重的弊端。

    推行新法,先要溝通朝野觀念,上求當政要員配合支持,下求社會大眾了解接受,隻靠一個皇帝全力讚成畢竟是不夠的。

    大舉推行新法,要有足夠的配合人手,切實負責,有為有守,並且需使這些推行人員對所執行的新法有充分的認識,還須受過推行方法的訓練,而不是一紙通令下去,大量用人執行,就能辦得通辦得好的。

    王安石的才智、勇氣與理想,在曆史上是可以大書特書的。他在學識、政治運作技巧以及人際交往上所顯示的缺失,也是後人應該引以為戒的。

    要養成廣泛交友的習慣,首先就要從除去偏見做起。另外,你還要明白,和“小人”交往並沒有降低你的人格,或許你會覺得對於那些性格觀點不一致的人,固然不應該以愛惡喜厭來處理同他的關係,但對於那些品質不太好,行為不太檢點,因而令你看不慣和不喜歡的人來說,和他過不去又有何妨呢?就感情而言,這種人的確很令你憎惡和討厭,但這並不等於要和他過不去,更不應置之於死地而後快,隻要他不是諱疾忌醫、不可救藥的人,就應當盡力和他溝通,滿腔熱情地接近他、團結他、感化他。這並不是降低人格,而恰恰是你具有高尚人格的證明。相反,要是他人一有錯誤和不足,就往死裏打,往坑裏推,這不但暴露了自己人格的低下,而且顯得心胸也太過狹窄了。

    你還要想到,也許是因為你和他有著相同的缺點才格格不入的。人一遇到和自己具有相同缺點的人,會即刻產生厭惡的感覺。

    我們通常欲與某人融洽相處卻失敗時,首先會醜化對方。與其這樣,倒不如先謙虛地自省,改正自己的缺點,或是拔除厭惡對方之感的根源,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時候,當你和自己性格不和的人關係好轉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從前對你也同樣有厭惡的感覺,所以跟自己唱反調,而且覺得他厭惡你的理由完全和你厭惡他的理由相同。

    習慣朋友、家人和相識的人的缺點,正如習慣醜陋的麵孔一樣,施行起來並不像想象的那麽難。

    以良好的形象示人

    當我們與陌生人交往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別人看你,還是你看別人,都是一樣的道理。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的話,以後要想挽回,就要做很大的努力。

    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從注意衣著開始。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在乎:“衣著有什麽關係?懂得交際才最重要。”

    如果你看見一個政界要人在出席重要會議時穿了一條牛仔褲,你不會覺得輕佻嗎?你看某人穿的長褲褲管正中沒有一條筆直的線,你不會覺得別扭嗎?如果你從來都沒有留意這些,那麽你也是一個對自己行為很隨便的人。當然,留意你的裝束,並不是叫你穿上最流行的、最時髦的衣服,隻是要求你穿著得體讓人覺得整齊、幹淨,至於衣服是新、是舊,質料是好、是壞,這些都不成問題。

    很多人雖然有良好的品質,但卻因為不注重形象而受到人們的排斥,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不注意形象的壞習慣,他們衣著邋遢,舉止粗魯隨便,因此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甚至因此而失去很多機會。

    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類似的情況,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

    孫玉玉和趙小天是同一天來到一家編輯公司應聘的。孫玉玉在經驗方麵略勝一籌,因為她有兩年的從業經曆,經驗相對於才出校門的趙小天自然要豐富一些。兩個人一起被通知參加為期一月的試用,而且結果很明確,隻能留下一個。

    孫玉玉上班時間從來都是一身T恤短褲的打扮,光腳踩一雙涼拖。相反,趙小天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點拘謹,穿著也像她的為人一樣總是一身淡雅的套裝,說話溫溫柔柔的,很可愛。

    有一天中午,工作室的空氣中忽然飄出腥臭味道,弄得公司同事們互相用猜疑的目光觀察對方的腳,想弄清到底誰是“發源地”。後來,大家發現窗台下麵有嗦嗦的響聲,原來那裏放著一個黑色塑料袋,有膽子大的打開來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鮮。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孫玉玉身上,沒想到她坦坦蕩蕩地說:“小題大做,原來你們是在找這個。嗨,這可怪不得我,這裏的海鮮隻能算是‘海臭’,一點都不新鮮。”這時趙小天端過來一盆水:“玉玉姐,把海鮮放在水裏吧,我幫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後你再裝走。”孫玉玉一邊紅著臉,一邊把袋子拎走了。

    結果呢,試用期才半個月,孫玉玉背包走人,盡管她的方案比趙小天做得要好,但是老板不想因為留下這樣一個太不修邊幅的人,而得罪其他雇員。臨走的時候,老板對孫玉玉說:“你的才氣和個性都不能成為你攪擾別人心情的原因,也許你更適合一個人在家裏工作,但要在大公司裏與人相處,衣著得體和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說,孫玉玉失去這份工作,完全是由於她不注意形象的習慣造成的。很多時候,形象是一個人的門麵,如果連自己的門麵都不珍惜,那也就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機會。

    社交無小事。社交中,個人形象不是無關緊要而是至關重要的。人們從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上,往往能檢驗出一個人真正的品格和修養。因此,那些習慣於忽略個人形象的人,其實就是在自毀前程。

    養成幫助別人的好習慣

    一個寒冷的夜晚,一個簡陋的旅店來了一對上了年紀的客人,不幸的是,這間小旅店早就住滿了人。

    “這已是我們尋找的第10家旅社了,這鬼天氣,到處客滿,我們怎麽辦呢?”這對老夫妻望著陰冷的夜晚發愁。

    店裏的小夥計不忍心讓這對老年客人受凍,便建議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今晚就睡在我的床鋪上吧,我自己打烊時在店堂搭個地鋪。”

    老夫妻倆非常感激。第二天他們要按照旅店住宿價格付客房費,小夥計堅決地拒絕了。臨走時,老先生開玩笑地說:“如果你經營旅店,你可以當上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

    “是啊!起碼收入多些,可以養活我的老母親。”小夥計隨口應和道,哈哈一笑。

    沒想到,兩年後的一天,這個小夥計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來信,信中夾有一張往返紐約的雙程機票,信中邀請他去拜訪當年那對睡他床鋪的老夫妻。

    小夥計來到繁華的大都市紐約,老夫妻倆把小夥計帶到大街上,指著那兒的一幢摩天大樓說:“這是一座專門為你興建的五星級賓館,現在我正式邀請你來當總經理。”

    年輕的小夥子因為一次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而美夢成真,這就是著名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的總經理喬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實故事。人都是有感情的,當你真心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因你的言行而感動,給予你同樣真誠的回報。

    回報不是幫助別人的目的,但幫助別人常常能得到回報。

    習慣換位思考

    理解別人並能夠從別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地去為別人著想,重視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不同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虛懷若穀,避免由於偏頗造成失敗。所以,你需要每天問你自己:“我如何能做得更好?”自我改進是永無止境的,當你問自己“我如何能做得更好?”時,切實的答案便會出現。

    如果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充分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學會替別人考慮,這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麵對某一問題的時候,如果隻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而不顧他人的話,往往會失之偏頗,甚至會傷害他人的利益。如果我們凡事都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想,原本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可能會迎刃而解。

    萊曼兄弟公司是1850年由萊曼三兄弟亨利·萊曼、伊曼紐爾·萊曼、邁耶·萊曼創辦的。這三兄弟來自德國,後到美洲大陸尋找發展機會,經過他們的苦心經營,該公司共擁有資產約25億美元,是華爾街曆史上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

    但由於兄弟三人彼此難以容忍對方的缺陷,最終導致公司分裂。亨利·萊曼是個事業型的領導者,凡事從大處著眼,公司很多計劃都是他製定出來的。伊曼紐爾·萊曼則是精細的後勤人員,善於組織內務,精於算計。而邁耶·萊曼則脫離了他兩個兄弟的方向,他的目標是自己創辦自己的企業。這樣,邁耶·萊曼根本不顧及他的兩個兄弟,一味地為自己將來的大企業著想。而另外兩人則置邁耶·萊曼於不顧,為了整個公司的創益繼續發展。這樣,矛盾便產生了。

    後來,邁耶·萊曼再也無法忍受集體(公司)的束縛,離他們而去,整個公司隨之也分崩離析了。萊曼兄弟公司解體的故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所有的成功都是齊心協力創造出來的,如果失去了這種協作,那就很難找到成功的道路。

    如何能夠很好地協調人際關係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條件連你自己都無法接受,那麽趁早改變你的想法,千萬不要用這種條件去對待別人。

    遵守交往禮儀的習慣

    禮儀是一種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它在生活實踐中形成,並最終形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在社交活動中,我們要養成遵守“社交禮儀”的習慣,從而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素質與能力。當代社會是開放和自由的,社交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過分,我們溝通心靈、建立友誼、獲得幫助與支持,都離不開社交;而為了成功進行社交活動,必然要借助“社交禮儀”的力量。在這裏,我們需要記住這樣—句話:有“禮”才能有“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