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章 阿尾麗蠅的控訴(2)(1/2)

作者:塵世牧人字數:7180更新時間:2019-10-26 09:52:42

    “根據我們的取樣分析,被害者屍體內的幼蟲仍然存在,檢測結果由中南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給出,含硫量為0.30%。”法醫從座位上站起來宣布結果道。

    “這意味著什麽呢?被害者屍體上的昆蟲在山洞生活了一段時間。因為山洞內不但土壤含有較高的硫含量,由於地熱的影響,空氣也有一定的含硫量。”沈淵說道。

    “就算你的數據是對的,可是,被害者與被告是同時進鳥島的。被害者發生被害的時間隻能發生在被告進到鳥島之後,怎麽會發生在此之前,你這是什麽科學推測?”檢察官臉上帶著蔑視的微笑。

    此時,法庭內鴉雀無聲,一個個睜大眼睛看著沈淵,看他怎麽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

    “如果我們假定屍體是下午五點從山洞轉移到船上的,我們根據屍體在山洞內停留的時間為11.4小時,可以推測被害時間應當在26日早上五點半以前。而被害者是在26日下午一點左右和被告一同進去,也就是說,這中間的時間差為7個半小時左右。那麽,這個問題出在哪兒呢?

    這個時間差部分地可以由屍冷現象來說明。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由身體產熱散熱而保持動態穩定的。人死後由於新陳代謝停止,體內不能繼續產生熱能,而屍體內部原有的熱能卻仍然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水分蒸發等方式不斷地向外界散發。這就使得屍體溫度降低,逐漸變冷,直至與外界溫度接近或略低於外界溫度。這種屍體現象稱為屍體冷卻或屍冷。屍體冷卻速度的快慢,常常要受到屍體的各種因素及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由於處於初春季節,被害者穿的衣物多,有保暖作用,加上被害者年輕,又是女性,具有較多保溫作用的脂肪,散熱慢。屍體周圍環境的溫度越低,屍熱發散越快,屍體冷卻也就越快。普通成年人的屍體,在通常室溫環境中(16~18℃)中死後的10小時內,平均每小時大約下降1℃,10小時以後下降速度減慢,經過24小時左右,屍溫就降至與環境溫度基本接近。而20℃以上的環境,屍體溫度平均每小時大約下降0.5℃。

    根據這些規律,正常人的體溫一般為37℃。那麽在山洞內停留10個半小時後的屍體出洞後的屍體溫度是多少呢?至少還有32℃!而32℃到了船上之後,降到18℃則還需要14小時。就是說,屍體溫度和環境溫度相同的時間隻有10個小時。實際上,前麵所說的溫度是指屍體的環境溫度,而不是屍體溫度,而直接影響蒼蠅的卵和幼蟲的發育是由屍體溫度所決定。這樣,用環境溫度代替屍體溫度來推測屍體死亡時間應當有一定的偏差。

    那麽正確的計算方法應當是怎樣的呢?

    18℃恒溫10小時,從32℃冷至18℃的14小時以平均溫度25℃計算,用749.52小時度減去這兩組的有效積溫,得到219.5小時度,再除以34℃(這個是假定山洞內的屍體溫度保持這個數字不變),得出山洞內屍體停留時間為6.45小時。這樣,我們可以得出被害者是被告進鳥島那天的上午十一點左右被害的。也就是說,凶手上午行凶殺人後將屍體藏於山洞,在下午五點左右將屍體移出置於船中。這樣得出的結論仍然是,被害者被殺的時間發生在被害者進鳥島之前。

    我隻能說,這個結論是在我的實驗的基礎上推出來的。實際情況可能更複雜。但不管怎樣,從昆蟲學提供的證據,完全可以排除被告在進了鳥島之後的時間內殺了被害者。根據當時的屍斑記錄來看,屍體前麵與背後都存在部分屍斑移動,說明死後幾個小時之後屍體的確被挪動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