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43章 學而篇隻是拋磚引玉(2/3)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6702更新時間:2020-01-25 06:58:38

    

    “這個?”曾參應道:“有子:‘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禮為體用,和是核心!和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最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不論大事事都按照“和為貴”的辦法去做。不過!有的時候以“和為貴”卻行不通。這是因為:一味地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製約之,也是不可行的。所以,禮為體用,和是核心!不能顧此失彼!”

    

    “好!”樂歌應道:“我覺得!有子對和的認識、理解,比你更透徹一些!我記得當初跟你談的時候,很費勁的!”

    

    曾參聽了,當場把頭低下。道:“慚愧!正是因為如此,我在編排《論語》的時候,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我自歎弗如!樂伯伯!”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好!你曾參能夠承認你不如有子,好!明你有進步的餘地、機會!好!”

    

    有子提及的“先王之道”,是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可見!有子不簡單!

    

    當然!曾參編排《論語》能夠把有子的這段話編排進去,也很不簡單。最起碼明:曾參也懂這些。或者!也了解這方麵的知識。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和是社會安定的根本!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和是社會安定的根本,禮是製約矛盾激化的方法!

    

    完“和”,有子又開始“信”和“恭”。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的這段話是什麽意思?”樂歌問道。

    

    “有子: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義是指道義,標準、準則。對於有義的人、事,我們就對他講信用。講信用不是對任何人都講信用的。義是講信用的根本標準。所以,隻有符合於義的話我們才能去實行;恭敬人、事必須要符合於禮。對於沒有禮的人、事,我們不必去恭敬。禮是恭敬的根本標準!我們隻有做到這樣,才能不被恥辱,才能遠離恥辱;我們遠離那些不講“義”、“禮”的人、事。與講“義”、“禮”的人、事交往,凡事都有標準,為人處事都有標準。這就是標準!”

    

    “這是有子的?”

    

    “這是有子的!”曾參應道。

    

    “你和你先生聽了,都不高興吧?當時?嗬嗬嗬!”樂歌笑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