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61章 曾參解讀孔子的禮與樂(2/3)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6522更新時間:2020-02-03 17:33:50

    

    後世的人解讀《論語》,大多是斷章取義。

    

    “那?下麵呢?”

    

    “下麵?下麵?”曾參反應過來後,趕緊往下麵讀。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這句話又是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先生孔子:《詩經·周頌》中有一篇蕉雍》的詩上有這樣兩句,意思是:‘助祭的是諸侯,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裏主祭。’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雖然都是魯桓公的後代,魯國當政者,但他們不是子。他們怎麽能在自家的廟堂裏這樣做呢?”

    

    “哦?”

    

    “三家是指魯國的三桓!”為了避免樂歌追問,曾參解釋道:“魯國是一個特殊的諸侯國,它是除了君王外,還有三大家族共同執政。這三大家族就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為什麽魯國會有三桓與君王一起執政呢?樂伯伯!你不要我細了吧?”

    

    “我老了!記不清了!!嗬嗬嗬!”樂歌倚老賣老,笑道。

    

    曾參隻得解釋道:“那是因為以前的魯國君王,他有三個兄弟,他不想一個人享受國君的待遇,所以就定下規定,讓其他三兄弟與他一起執政。因此!魯國就有了三桓一同執政的開端。”

    

    “糊塗!”樂歌怒道:“魯國自從有了三桓執政,君王的權力就開始架空了!就有了魯昭公的悲劇!”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那?你先生孔子是怎麽的呢?”樂歌問道。

    

    “我先生: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曾參翻譯道:“先生: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麽能實行禮呢?他的禮是形式上的禮。一個沒有仁德的人,他無法感受到由禮的行為而產生出的那種身心的愉悅福他怎麽能感受到樂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