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02章 孔子的勸學(2/3)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7052更新時間:2020-02-26 06:07:38

    “是!樂伯伯!”曾參答應道。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櫻”

    

    “什麽意思?”樂歌追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先生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比喻一個人從求學到做官的過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堅持始終,最終達不到目的。”

    

    “也有接上一句的意思,是顏回早死的吧?”

    

    “是!樂伯伯!我把這一段編排在這裏,也有這個喻意的!”曾參應道。

    

    “嗯!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麽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一個冉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這個人就沒有什麽可以敬畏的了,他錯過了最佳的發展年齡了。”

    

    “這倒是!冉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還有什麽畏懼的呢?不是敬畏,而是畏懼!還怕什麽?怕個毛?再怕人生的最好時光就錯過了,就要死了!都快要死了,還怕個毛?”

    

    聞:在這裏是指知道的意思。無聞:也就是什麽都不知道、無知。

    

    “先生的意思是:一個冉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還是一無所成,一點知識都沒有,什麽都不知道。那麽!這個人就廢了!可惜啊!是這個意思!”曾參解讀道。

    

    “嗯!好!這樣地編排很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乎?繹之為貴。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符合禮法的好言勸,誰不願意聽從呢?但是!隻有按禮法的規定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不喜歡聽呢?但隻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隻是高興而不去分析,隻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