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47章 閉門造車是不行的(2/2)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4264更新時間:2021-04-28 13:27:20

    “又是一家之言!”樂歌道。

    “怎麽又是一家之言?”曾參問。

    “怎麽不是一家之言?”樂歌爭辯道:“不耕種,不去勞動,誰來養活你?吃飯的問題不解決,你怎麽去學習?是不是?”

    “先生的意思是:”曾參解釋道:“不要把耕種當第一位,而不是不耕種、不勞動。我們要把學習當第一位。隻要有空,就要學習。有了知識,才能謀到一份好的工作!是這個意思。並不是不耕種。樂伯伯!你也是教條地理解了!是不是?”

    “好好好!”樂歌擺手道:“算我教條地理解了,可你先生的話,就容易讓人誤解。特別是這句話。難道不是麽?是不是?而你!剛才是為了爭辯,才這麽說的!難道不是?你難道不覺得?你先生說的不是這個意思?你先生的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片麵、偏激!難道不是?他就是認為耕種是低賤的,不願意耕種,瞧不起耕種的人。他是一個講究等級的人。難道不是?”

    “樂伯伯!”曾參爭辯道:“隻是我先生沒有把話說清楚而已。”

    “那就是你先生的錯!”

    “是!”曾參應道:“其實!就那麽回事!要學習!要抓緊時間學習,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而不是不耕種去學習。樂伯伯!”

    “好了!我們不爭了!繼續往下讀文吧!”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孔子指出當時社會的現實狀況:耕田是沒有出路的,隻有讀書做官,推行德治才是自己的出路,也是所有人的出路!後代有人批評孔子,認為孔子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實!是誤解了孔子。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留給他人一個好的印象,但是!如果他沒有仁德的話,即使得到它,也一定會喪失。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留給他人一個好的印象,這個人也有仁德,但是!他沒有一個嚴肅態度,那麽!別人就會不敬重他;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留給他人一個好的印象,這個人也有仁德,也有一副莊嚴的麵容,但是!與人交往時不照禮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你先生是在教你們這些學生裝比啊!裝腔作勢!是不是?嘿嘿!”樂歌笑道。

    “我先生不是在裝比,也不是在教我們裝比,而是!在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我們。”曾參解釋道。

    “你先生的要求,也太高了吧?這不是?自己在束縛自己麽?”

    “哪裏?習慣了就好!”曾參應道。

    “唉!”樂歌歎了一口氣,不知道說什麽好?

    一個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仁德,還要有莊嚴的麵容,還要懂得禮!一個嘻嘻哈哈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不禮貌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