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7章 天何言哉(2/2)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4516更新時間:2021-04-28 13:27:22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先生經曆得太多太多,對這個社會無語了,所以感歎!子貢追問,先生很生氣,說了上麵的話。”

    “哦?”樂歌點了點頭。

    “其實!”曾參又道:“我把它編排在這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去做官的事,別人對先生的誤解讓先生很無語,不想再解釋了。特別是子路!先生麵對子路,真的覺得自己的話多了。無論先生怎麽說,人家子路就是聽不進去。”

    “是啊!是啊!子路這個人我了解!他是這種人!也隻有他!敢跟你先生熗。而你先生!卻拿他沒有辦法。他們兩人,就跟冤家一樣。不過!爭吵、爭論是一回事,但兩人並不計較,不會因為爭吵、爭論了而不理睬對方!”樂歌道。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是這種情況!我聽說了!”

    “繼續!繼續往下讀文!”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什麽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孺悲想見先生,先生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先生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

    “什麽意思?孺悲是什麽人?”樂歌不解地問道。

    曾參應道:“孺悲: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向先生學禮。”

    “你先生為何不見他?”

    “先生厭惡他!”

    “哦?”

    “先生不願意見,出於禮他還是婉轉地說自己有病見不了。但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真正用意、態度,他故意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曾參補充道。

    “哦?”樂歌不是很理解地點了點頭。

    他很想就這件事跟曾參爭論,可他並不知道孔子不見孺悲的原因,所以也就算了。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什麽意思?怎麽又扯到這個上麵來了?”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宰我問: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穀吃完,新穀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先生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開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先生說:你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裏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既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先生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子對他的父母沒有三年的愛嗎?”

    “什麽意思?後麵的一句!最後一句!意思是:宰我連三年對父母的愛都不願意付出麽?是不是這個意思?”樂歌問。

    “然!”曾參點頭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