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好的態度是交流的第一要素(3/5)

作者:王迪字數:30842更新時間:2023-09-30 19:48:46

    赫魯曉夫不禁一時語塞,盡管他是一個很有自製力的領導人,也不免羞得滿臉通紅。

    在人際交往中,隻要維持住雙方的麵子,則一切爭端都有回旋餘地;一旦撕破臉皮,就極可能轉入火星四濺、雙方都無力控製的局麵。為了自己的麵子,不給別人留餘地,絕對是在做蠢事。

    此外,在人際交往中,由於知識缺陷,每一個人都會說蠢話、做蠢事:由於價值觀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見。看見別人說蠢話、做蠢事時,或者堅持自己的偏見時,為了保住他的麵子,最好是給他一個“台階”下,這對於維持雙方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以謙虛的態度來交談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涵養的外化。古往今來,人們給予它以崇高的讚美。

    謙虛之所以受到尊崇,就因為它是做人的美德及事業成功的法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謙虛也並非想做就能做到,有的人得到領導的表揚、同事的誇獎,內心裏著實想謙虛一番,卻尋找不到適當的表達方法。要麽手足無措,麵紅耳赤,支支吾吾,要麽說一些“歸功於集體、歸功於人民”的套話聽起來讓人覺得虛假。

    那麽,在社交場合,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氛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謙虛,才能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呢?

    轉移對象。如果表揚或讚美使你感到在眾人麵前窘迫的話,你不妨想辦法轉移人們的注意力,使自己巧妙地“脫身”,把表揚或讚美的對象“嫁接”到別人的身上,但要有所依據,不然也會顯得空和假。

    妙設喻體。直言謙虛,固然可取,但弄不好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特別是兩個人之間,如果僅僅說“你比我強多了”這類話,容易有嘲諷之嫌。遇到這種情形,你不妨用一個比喻方式,巧妙地表達自己的謙虛。

    自輕成績。任何稱讚和誇獎,都不可能毫無緣由,或者因為某件事,或者因為某方麵的成績。這時你不妨像繪畫一樣,輕描淡寫地勾勒一筆,卻在淡泊之中見神奇。

    相對肯定。麵對別人的稱讚,如果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不但起不到謙虛的作用,反倒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正如俗話所說:“過分的謙虛等於驕傲。”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謙虛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征求批評。麵對人們的讚美,誠懇地征求大家的批評,這是表現你謙虛精神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適當適度,不然虛心也就變成了虛假。

    我們在社交生活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際對象,去不斷創造自我,虛心學習。

    隻要虛心而誠摯,努力追求謙虛的品格,在談話時保持平和坦誠的態度,尊重對方,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受人敬重的人,說話的分量也會相應增大。

    用心傾聽他人的訴說

    在不同的時間與情況下人類常以不同的方式去聽一切聲音。有些場合,我們聽得很專心,有些場合,我們卻心不在焉。例如,有些人在公司能夠很專心地聽上司或老板的講話,但回到家裏,卻對家人的話充耳不聞。

    有效傾聽的缺乏往往導致錯失良機,產生誤解、衝突和拙劣的決策,或者因問題沒有及時發現而導致危機。有效的傾聽是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的技巧。認識自己的傾聽行為將有助於你成為一名高效率的傾聽者。按照影響傾聽效率的行為特征,傾聽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個人從第一層次到第三層次的過程,就是其溝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斷提高的過程。

    第一層次:在這個層次上,聽者完全沒有注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其實卻在考慮其他毫無關聯的事情,或內心想著辯駁,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這一層次包括三種方式:1.表麵的聽,知道眼前有人在說話,但卻隻是關心自己心裏正在想的事情;2.半聽半不聽,為了要找尋自己發言的機會,所以不得不偶爾聽一下人家在講什麽;3.安靜而消極的聽,聽是聽了,但沒有反應,沒有幾句真的被聽進去。這一層次的傾聽者可能眼睛瞪著說話的人,但他可能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情而對別人的話並不在意。這種層次上的傾聽,導致的是關係的破裂、衝突的出現和拙劣決策的製定。

    第二層次:在這一層次下,人們隻能作膚淺的溝通,聽到講話者的聲音也聽到他的話了,但聽得還不夠深刻,沒有理解其真正的含義。聽者主要傾聽所說的字詞和內容,但很多時候還是錯過了講話者通過語調、身體姿勢、手勢、臉部表情和眼神所表達的意思。這將導致誤解、錯誤的舉動、時間的浪費和對消極情感的忽略。這一層次的人表麵上看起來卻是在聽,有時也會通過點頭同意來表示正在傾聽,好像是理解了,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於是,彼此之間的誤會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第三層次:這一層次的人專心而有效地傾聽,表現出一個優秀傾聽者的特征。這種人帶著理解和尊重傾聽,把自己放在講話者的立場,試圖以講話者的觀點去看待事情。這種傾聽者清楚自己個人的喜好,避免對說話者作出武斷的評價;對於激烈的言語,能掌控自我情緒,不受負麵的影響;不急於作出判斷,而是感同身受對方的情感;詢問而不辯解、設身處地看待人和事物。

    在說話者的信息中尋找感興趣的部分,他們認為這是獲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機。高效率的傾聽者清楚自己的個人喜好和態度,能夠更好地避免對說話者作出武斷的評價或是受過激言語的影響。不讓自己分心,不斷章取義,不忽視言辭以外的信息(如講話者的身體動作等),好的傾聽者能夠設身處地看待事物,通過詢問而不是辯解的方式與對方交流。

    傾聽對管理人員至關重要。當一個員工明白自己談話的對象是一個傾聽者而不是一個等著作出判斷的管理人員時,他們會不隱瞞地給出建議,分享情感。這樣,管理人員和員工之間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推諉、指責。

    大概80%的人隻能做到層次一和層次二的傾聽,在層次三上的傾聽隻有20%的人能做到。如何實現高層次的傾聽呢?以下幾點可供借鑒:1.以一種關心的態度,讓說話者試探你的意見和情感,同時感受到你是以一種非裁決的、非評判的姿態出現。不要立即問一大堆的問題。

    2.帶著理解和相互尊重進行傾聽。

    3.透過非語言行為,如眼睛接觸、某個放鬆的姿勢、某種友好的臉部表情和宜人的語調,可建立積極和諧的氛圍。輕鬆、專注的表現,可使對方感到安全和被看重。

    4.表現得像麵鏡子:回饋你認為對方當時正在考慮的內容;總結說話者的內容以確認你完全理解他所說的話,如“我想你剛才是要告訴我……”。

    5.避免先入為主,過早下結論。以個人態度投入問題時,往往導致憤怒和受傷的情感。

    6.有簡單的語句認同對方的陳述,例如“嗯”“噢”“我明白”“是的”或“有意思”等;還有“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或者“我對你說的話很感興趣”等,鼓勵說話者談論更詳盡的內容。

    7.細心觀察他(她)的聲調和肢體語言。

    獲得進步的第一步是傾聽。

    傾聽是一種領導者的交流手段,為了提高傾聽效率,領導者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聽話能力與聽話技巧。以下一些效果可作為傾聽效率是否提高的指標:①能解釋談話人的麵部表情。

    ②能理解談話人用詞的意圖。

    ③能理解弦外之音。

    ④能對談話的內容進行全麵評估,而不在乎他具體談些什麽。

    ⑤能明確談話人提出的假設。

    ⑥能把談話人的觀點和事實分開。

    ⑦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重述談話人的想法。

    ⑧能判斷出信息來源的可靠性,談話人的真正想法、問題所在、談話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