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注意說話分寸,說話恰到好處(3/5)

作者:王迪字數:31136更新時間:2023-09-30 19:48:46

    有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裏它用了“沒有”“最好”,又用了“更”,烘托出該產品精益求精的品質,展現了該企業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良好形象,不失為一條“絕妙”的廣告詞,比如今的“極品”“世界一流”真實,有力度。

    好的修飾詞使意思表達完整,恰到好處;過於誇張或過於縮小的修飾詞,則會與客觀實際相衝突,使說話者陷入兩難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說《羅亭》中,皮卡索夫與羅亭有一段對話:羅:妙極了!那麽照您這樣說,就沒有什麽信念之類的東西了?

    皮:沒有,根本不存在。

    羅:您就是這樣確信的嗎?

    皮:對。

    羅:那麽,您怎麽能說沒有信念這種東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個。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個“根本”,把話說絕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寧可多用“可能”“也許”“或者”“大概”“一般”等表述模糊意義的詞,使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列寧說過:“隻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在激勵他人的過程中,對於不同的語言環境和對象,應靈活處理,掌握不同的分寸,才能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

    一定要拿捏好說話的分寸

    說話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話,也會平添幾許分量,話少又精到,給人感覺深思熟慮。而說話的分寸決定與你談話的對象、話題和語境等諸多因素的需要。換句話說,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麵則是“失度”,什麽叫做“失度”呢?一般說來,對人出言不遜,或當著眾人之麵揭人短處,或該說的沒說,不該說的卻都說了。這些都是“失度”的表現。下麵我們就簡要介紹一些在談話中禁忌的話題,接觸這些話題容易導致談話“失度”,產生不良效果。

    1.隨意詢問健康狀況。向初次見麵或者還不相熟的人詢問健康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很唐突,當然如果是和十分親密的人交談,這種情況不在此列。

    2.談論有爭議性的話題。除非很清楚對方立場,否則應避免談到具有爭論性的敏感話題,如宗教、政治、黨派等易引起雙方抬杠或對立僵持的話題。

    3.談話涉及他人的隱私。涉及別人隱私的話題不要輕易接觸,這裏包括年齡、東西的價錢、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個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傷害,例如他離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當然,若是對方主動提起,則要表現出同情並聽他訴說,但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問不休。

    5.講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話,在房間內說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尷尬和反感。

    在人際交往中,談話要有分寸,認清自己的身份,適當考慮措辭。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應該怎樣說才能獲得更好的交談效果,是談話應注意的。

    同時還要注意講話盡量客觀,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不斷章取義。講話盡量真誠,要有善意,盡量不說刻薄挖苦別人的話,不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

    玩笑可以開,不可過頭

    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時,大家開開玩笑,相互取樂,說話不受拘束,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樂極生悲,因開玩笑而使朋友不快的事情也常常遇到。因此,有的人竟認為談話時開玩笑應該避免。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好朋友見麵時連開玩笑的話也不許說,那麽生活也未免太乏味了。所以,生活中我們真正要注意的開玩笑的方法,即不開過頭的玩笑。

    那麽,開玩笑之前,你先要注意你所麵對的對象是否能受得起你的玩笑。一般來講人可分為三類:第一種,狡黠聰明;第二種人,敦厚誠實;第三種,則介乎兩者之間。對第一種人,即狡黠聰明的人開玩笑,他不會使你占便宜的,結果是旗鼓相當,不分高下;第二種,敦厚誠實者,則無還擊之計,亦無抵抗之力,這種人喜歡和大家一齊笑,任你如何把他取笑,他脾氣絕好,不會動怒;對第一、二種人,你可以看看對方的情形,而知道能否開玩笑。惟有介乎兩者之間的那種人,最應認真對待。這種人大概也愛和別人笑在一起,但一經別人取笑時,既無立刻還擊的聰明機智,又無接納別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則變為惱羞成怒、反目不悅,如果是女的就獨自痛哭一頓,說是受人欺侮。所以,開玩笑之前,要先認識對方,最為安全。其次,要適可而止。開玩笑,一兩句說過便完了,不要老是開一個人的玩笑,也不要連續開好幾個人的玩笑,不然你必招來非議。

    開玩笑本來是一種調解談話氣氛的良好方式,但使對方太難堪了,亦非開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學考試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親戚做生意上了當而蝕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時跌了跤……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卻拿來取笑,不僅使對方難於下台,且表現出你的冷酷。同樣地,不可拿別人生理上的缺陷來做你開玩笑的資料,如斜眼、麻麵、跛足、駝背等,別人不幸的,你應該給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談話的人中,有一位在生理上有缺陷,那麽在談話中,最要避免易使人聯想到缺陷方麵的笑話。

    例如:有一天,幾個同事在辦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鏡,於是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她戴眼鏡好看不好看。大家不願掃她的興都說很不錯。這時,同事老王因此事想起一個笑話,便立刻說出來:“有一個老小姐走進皮鞋店,試穿了好幾雙鞋子,當鞋店老板蹲下來替她量腳的尺寸時,這位老小姐是個近視眼,看到店老板光禿的頭,以為是她自己的膝蓋露出來了,連忙用裙子將它蓋住,立刻她聽到了聲悶叫。“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險絲又斷了。”

    接著是一片哄笑聲,誰知事後竟從未見到李小姐戴過眼鏡,而且碰到老王再也不和他打一聲招呼。

    其中的原因不說自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老王來想,他隻聯想起一則近視眼的笑話。然而,李小姐則可能這樣想:別人笑我戴眼鏡不要緊,還影射我是個老小姐。

    所以,說笑話要先看看對哪些人說,先想想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像上例老王嚴重地傷了一個人的自尊,卻是他始料不及的。

    別人的痛處一定不能踩

    一個人若想和上司、同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記住:保持適當距離,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談之間不要說到別人的痛處。

    被擊中痛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不愉快的事。

    不管在什麽情況下,不去碰觸別人的痛處,不但是待人處事應有的禮儀,更是在都市叢林中左右逢源的關鍵。

    有修養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會擴散憤怒的波紋;涵養不夠的人,被激怒了,往往就會麵露凶貌,口出惡言,甚至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往地上摔。

    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時候,還會口不擇言,用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別人最敏感的隱私,這是相當不明智的行為。

    一旦你攻擊他人的痛處,修養好的人雖不至於當場發作,與你破口對罵,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難以抹平,如果不幸他是你的上司或客戶的話,你就會變成被“封殺”的對象。

    在公司裏,“封殺”意味著調職、冷凍、開除。

    如果你是公司負責人,“封殺”就代表著對方拒絕繼續與你往來,或是“凍結彼此的關係”。

    中國古代有所謂“逆鱗”的說法,強調即使麵對溫馴的蛟龍,也不可掉以輕心。

    傳說中,龍的咽喉下方約一尺的部位,長著幾片“逆鱗”,全身隻有這個部位是逆向生長的,萬一不小心觸摸到這些逆鱗,必定會被暴怒的龍吞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