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資本操盤手(1/5)

作者:溫暖字數:44856更新時間:2023-09-30 22:26:49

    投資:躍入銀行圈

    IT精英、保健品大亨、網遊聖手——或許,這些標簽可以詮釋一個完整的史玉柱,不過,他在成為這幾個領域中的頂尖高手的同時,還有一個身份不得不提,即資本能手。

    史玉柱從2001年打算投資股票到現在,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最初做投資,隻是由於巨人集團賬麵現金太多,達到5億元,為了抑製自己多元化投資的衝動,他才動心投資銀行股。

    當時,他考慮過的行業包括房地產、信托、基金和國債,最後決定投資銀行,因為銀行的盈利模式就是貸款利息減去存款利息,簡單明了,而且全國性銀行有國家做後盾,上市銀行又有證監會和銀監會的監管,幾重保障讓史玉柱很放心。

    當年失敗的慘痛教訓,讓史玉柱變成了一個似乎有些“膽小怕事”的人。比如在投資方麵,他自己對外界透露:“11年前我膽子確實很大,但今年45歲了,從那次摔跤之後一直沒什麽衝勁。現在像我們企業這種規模的,哪個不是到處投資。我認識幾十個朋友,都在投資。我近年一直反對多元化,這說明我膽小。我有個企業家朋友圈子評膽子最小的,我是第一名。”

    史玉柱的投資方式力求穩健,甚至保守。他很信奉李嘉誠的投資理念,就是首先不看是否能得到高收益,而是看出現風險的時候可不可以順利退出。為了遵循這一原則,他一直在尋找有很強變現能力,且風險小的行業。幾番思量比對,還是銀行業旱澇保收。

    他為自己製定了投資的原則,隻做鐵人三項:保健品、互聯網和銀行,除此之外再不涉足其他行業。在他眼裏,這三個行業的盈利模式都非常清晰。

    他還有一條投資原則,即必須把一個行業或企業研究透、研究明白之後才進行投資,沒研究透的不投。他認為,投資民生銀行就不錯,可以幫助他賺大錢。他十分堅信這一點。

    隨著史玉柱投資民生銀行之後大賺特賺,人們不得不承認他獨到的投資眼光。民生銀行,是他心目中最有特色的中國銀行。

    他投資銀行,是因為感到遊戲領域已經被自己摸了個透,不會帶給自己更多的刺激了。他知道自己是個適合創業不適合守業的人,於是把守業的任務交給劉偉和年輕的領導班子,他自己則一轉身,開始進行“資本運作”。

    史玉柱是個不甘寂寞的人,雖然屢次說大家再見到他會很難,但他仍會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裏。

    他有營銷經驗,但投資經驗畢竟不足。他自己也感慨,以前的經驗此時在投資領域基本用不上了。可是,他就是喜歡挑戰自我,越是新鮮的事物,他在認真琢磨了之後,就越興致盎然。

    他有一幫類似幕僚的人馬,堪稱他的“智囊團”。或者,毋寧說跟他是朋友關係,被他召集來,大家一起暢所欲言,談未來的經濟走勢,預測多年以後會是什麽情況。

    這是一群跟他一樣熱衷於研究什麽東西賺錢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碰撞思維,經過反複磋商,把目標鎖定在銀行和保險業。

    史玉柱出席“兩會”的時候,聽到不少罵聲都針對銀行業,原因是銀行收費項目高達100多個或幾百個。為此,他特意到民生銀行谘詢,一問才知道,民生銀行的收費項目最少,隻有70多個。

    隨後,他又問了這些項目一年到底能為民生銀行帶來多少利潤:回答是2億多元,占民生銀行一年總稅後利潤的1%或0.5%。聽到銀行方麵的這個答複,史玉柱立刻想到,這麽一點錢不收不行嗎?既然沒有銀行作出過這樣的決定,民生銀行何不率先推出免費服務?很快,他找到了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

    董文標跟他說了實際情況,如果銀行取消一切服務費,那麽一定會吸引來大批客戶的光顧,銀行的資產會數以千億計地增加,但是這等於打破了銀行業的既定規則,即違反了行規,結果會怎麽樣?其他銀行能讓嗎?到時候民生銀行恐怕會被同行的唾沫淹死。

    銀行取消收費項目,屬於商業創新,也屬於一種形式的變革。要改革,就要麵對重重阻力,董文標不想麵對這些阻力,也就不想推動這種改革。但是,史玉柱想這麽幹。他認為,那2億多元的收費項目所帶來的利潤可以放棄,如果放棄了,銀行的存款數和資產都會大幅度增加。他打了個比方說,沒有人能天天丟存折,即使丟了,銀行就算給打個存折,能花多少錢?

    除了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讓史玉柱對民生銀行十分信任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它高質量的貸款。他解釋說,銀行收到儲戶的錢之後不可能留在手裏,都要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企業,而他是既有成功經驗又有失敗教訓的企業人,對企業非常了解,知道哪個企業靠譜,哪個不靠譜,藉此來判斷銀行該不該放心地把款貸給這些企業。

    史玉柱投資銀行,當然要判斷銀行資產質量的高低。在他眼裏,銀行資產質量高取決於貸款的質量高。而民生銀行在貸款方麵十分謹慎,容不得企業有一點問題,這很符合史玉柱穩健的投資理念。所以,他對這支股票很放心。

    錢多了自然能生錢,史玉柱賺了錢,更想讓這些錢以滾雪球的方式為自己賺更多。相比投資實業,投資股票不需要損耗他很大的精力,對財力富足的他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選擇。

    為了慎重起見,他還是采取了訪談的策略——他信不過單純的財務報表。

    其時,他像當初做腦白金一樣,下到基層跟民生銀行的中層幹部聊天,聽他們說實話,了解他們這些部門的業績到底怎麽樣。

    通過這種訪談,史玉柱進一步了解到民生銀行當下的情況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心裏更有底了。這對他作出投資決定大有裨益。

    史玉柱投入的資金比較大,不適宜做短線操作,隻能考慮做中長線。那麽,他對民生銀行的投資額度有多大?——他成了這家銀行的董事。對董事而言,半年內是不可以買賣股票的,即半年內買了股票,未超過半年就不能賣;半年內賣了的話,未超過期限也不能買。受製於董事的職責和金額的巨大,史玉柱不可能靠在股票市場倒賣賺錢,這不是他想要的效果。

    史玉柱對民生銀行的信任,另外一點來自於民生銀行的民營企業特點。他指出,民生銀行是中國唯一的民營銀行,他以前能拋開自己的“鐵飯碗”下海,就說明他對體製內的東西並不十分認可。在投資銀行方麵亦是如此。

    他曾仔細觀察各個銀行的職員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甚至細致到了觀察金融街的各家銀行下班後關燈的時間。他發現,幾乎所有銀行的燈在7點鍾就關了,而民生銀行的燈還開著;到了晚上11點,他又去看了看,燈依然亮著。

    這樣的私企加班製度在國有銀行想貫徹下去,會遇到重重阻礙的。國有企業職工捧的是金飯碗,不可能像給私企打工的人那樣賣力。但是,付出跟回報總是成正比的,職工對工作的付出越大,給銀行創造的效益和效率當然也越大。

    在史玉柱看來,工行、建行等大銀行覺得自己是國有企業,所以總想一把抓,什麽業務都不想舍棄,大小企業通吃,各個地理區域都不想罷手,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而民生銀行屬於民營小銀行,在投資理念上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也方便股東、董事與高層溝通。

    後來,史玉柱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判斷,他說:“我十年前投了兩個銀行,一個華夏,一個民生。華夏我投的錢比民生多,那時候華夏比民生大兩倍。現在,華夏不到民生的五分之一。”

    不言而喻,束縛華夏銀行發展的,正是它國有企業的性質。史玉柱看到它沒有發展,也就不怎麽熱心了,他仍然是華夏股東前十之一,但投入的錢並沒有為他“生”出更多的錢。雖然不賠,十年十幾個億,可對史玉柱來說,賺錢的速度仍然太慢。所以,他抽身而出,不再重視這個沒有發展的銀行。

    而民生銀行不同,按照史玉柱的說法,民生銀行的文化帶有一種“狼性”。狼性文化正是中國當代企業家們倡導的一種理念,比如華為的任正非就在企業上下積極推廣這種文化。史玉柱對狼性文化也一樣情有獨鍾。

    在他眼裏,民生銀行的狼性文化使它不執著於高大上,而是務求精專。比如,在貸款方麵,其民營企業的特點和小銀行的實力所限,它瞄準的目標往往是風險最小和最賺錢的領域。一旦鎖定目標,便會對其進行精準的定位和持續的進攻。

    史玉柱舉了個例子,在所有這些大銀行的圍攻之下,民生銀行在小微企業貸款方麵能取得全國第一的好成績,正是因為大銀行對這些業務的忽視。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很小,隻有50萬到500萬,但是民生銀行自成一派,用獨門武功秘籍攻克了這個堡壘,賺取高額利率的同時,市場占有率也比其他大銀行高得多。

    民生銀行不會被傳統狹隘的貸款經驗束縛住,相反,它積極地去做研究。後來經過測試和分析發現,小額貸款的風險係數其實最小。因為小額貸款的擔保人是以個人名義貸款,貸款人往往要承擔無限責任。小額貸款人如果隻借了50萬元,他不會因為這點錢而撇家舍業,背井離鄉,成為公安局的網上通緝犯。

    但是,如果這個數額擴大到5000萬,貸款人會怎麽樣?恐怕在走投無路之時會鋌而走險。正因為如此,測試結果表明,民生銀行做的小微貸款的壞賬率非常低。

    有了周詳而細致的了解,史玉柱在民生銀行上“大賺狂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在民生銀行上的撈金,也再一次證明了其卓越的投資眼光。

    拒絕誘惑

    史玉柱談起投資方麵的經驗,會有一大堆東西訴說。所要投資的東西一定要成規模,才能吸引他的注目。否則,他不會輕易分散精力。

    他偏愛金融行業的投資,有銀行,當然也有保險。他不會被小額的投資長期吸引,隻有那些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才能令他在一段時間內全情投入。

    他平穩地完成了公司從他自己挑大梁到接班人自動運行的過渡,準備放手去專心致誌地搞他的銀行投資。他這次也一樣毫不避諱地向外界透露,他對民生銀行的定向增發項目,打算投資60多億。

    他對銀行投資的重視,跟這項投資給他帶來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在巨人集團的鐵三角攻略裏,網遊和保健品的創收額度加在一起還不及投資金融領域帶來的收益豐厚。

    除了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他還投資了一些沒有上市的商業銀行,它們還沒有給他帶來什麽效益。如果說,以前他是個幹實業的人,那麽此時他顯然是個玩資本的人。在他眼裏,這兩個角色還是有區別的:實業家是做事情的人,需要對機會有敏銳的嗅覺和把握,需要果敢地跟團隊一起抓住機會,將計劃付諸實施,而且要注重日常管理和營銷,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要操心。

    但資本家不同,資本家不需要像實業家那樣麵麵俱到,但是必須不被外界利益引誘,不能因貪得無厭而做盲目投資。機會就在手裏,把握住了才能淘到金子。若是機會沒到,就不能輕舉妄動,需要看到金子之後再去撿。實業家優化產業結構,投資家優化財富結構。如果一個人做成了實業家,那麽資本家就是其下一步很自然的選擇。

    史玉柱總結了一些投資經驗,告訴大家投資要有團隊支撐,不能拿借來的錢做投資,而且若是不熟悉某個行業,就一定不要投資,因為那等於摸黑趕路;此外,穩健最重要,機會錯過了不要緊,但是不要把錢投錯方向,即千萬要抵禦住誘惑的侵襲;再則,如果有10個項目,一個項目能產生1億的價值,就不如直接投資一個10億的。這些經驗之談,都是史玉柱慢慢積累起來的,頗為實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