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資本操盤手(2/5)

作者:溫暖字數:44856更新時間:2023-09-30 22:26:49

    投身“資本運作”領域,史玉柱的初心自然是擴大“盤子”,而從另一個層麵講,也是他不經意間抽離“質疑”範圍的舉動。

    消費品行業利潤空間很大,但畢竟是辛苦錢。多年來運作保健品,史玉柱也受夠了媒體的質疑,此時投資銀行股,再沒有人因為褪黑素的問題為難巨人,他也可以省去很多憂慮,耳根會清淨許多。

    史玉柱不能容忍像“巨人大廈崩塌”那般投資很多領域、很多產品的混亂局麵再度上演,所以在投資方麵,他也務求謹慎,並且專注。他認為,投資一個項目需要從頭到尾全神貫注,且對企業未來幾年形勢的了解比這家企業是否是上市公司更重要。同時,在股權投資領域,無論牛市、熊市都要hold住,不能總想著炒短線。

    那段時間,微博盛行,作為公眾人物的史玉柱也愛上了微博。發送微博,字數限製在160字之內,言簡意賅,隨時可以告知公眾自己的動向。史玉柱在微博上爆料,有個朋友勸他把18000人的腦白金和其他保健品銷售團隊全部向保險行業轉移。他表示自己正在琢磨中……

    琢磨的結果早已人所共知了,他沒有這樣做。保險行業是很賺錢,但是承擔的道德風險也相當大。持銀行股可就跟道德問題基本劃清了界限。

    隨著投資銀行股,史玉柱當初退出腦白金經營的心路曆程的謎團,也被他在微博上公諸於眾。他表示,保健品在國外是朝陽產業,在國內卻變成了夕陽產業。10年之中,堅持到最後的保健品十大企業隻有腦白金一家,其他都被外界壓力壓趴下了。在道德壓力的封鎖下,他被迫早早逃離了腦白金公司的管理經營,把自己擺在一個普通股東的位置上。就算這樣,他對腦白金團隊還是不放心,勸過他們放棄腦白金,做快消品。不過,股東們不想看到幾億元的利潤就這樣付之東流,史玉柱的規勸並未成功。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他再勸腦白金方麵做保險,那些人可能連理都不想理他,他可不想淪為人見人厭的人。

    在放棄保健品之後,史玉柱除了做網遊,就是搞銀行投資。網遊是他的愛好,但仍難免被陰魂不散的道德官司纏身。銀行股則不然。

    對於保險,有朋友給他的提議是,打出“巨人保險,保險業的腦白金”的口號,可這聽起來像個笑話。一個本來在中國就屬於打道德擦邊球的行業——保健品業,在大家對保健品的質疑聲還沒有銷聲匿跡的時候,又開始做在道德上仍頗具爭議的保險業,企業形象在公眾眼裏一定會大打折扣,又怎麽會有好果子吃?

    明眼人也許是看到了這一點,便善意地提醒史玉柱不必當真。比如,有人勸史玉柱不要全聽朋友的,好朋友在投資方麵不一定是好顧問。這個提議很明智,保健品行業和保險業本身的一些問題已經讓這兩個行業臭不可聞。雖然腦白金很成功地躋身禮品行列,但保險團隊的打造,史玉柱還是少摻和為妙。

    投資民生銀行以前,史玉柱多方考察,多地走訪。在四川重慶,他發現民生銀行的辦公樓都是購買的產權,而不是租別人的,這讓他信心大增。

    他指出,中國銀行的實際資產額度向來都高於原始估值。而國外則不然,國外的銀行會被定期重估一次。中國的銀行估值一開始定下來之後就不會改變,所以銀行賬麵金額可能是0,但隻要賣出劃撥的土地,就能保持它們在5年內不融資都沒問題。有了這份保障,史玉柱對外宣稱:他對民生銀行股的持有時間是3年。

    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大家對銀行的信任度降低,銀監會也加大了檢查力度,督促銀行要增強抗風險能力。史玉柱認為,這些年銀行的壞賬的確增加了,但也跟實體經濟的壞賬增加密切相關,不能憑這一點就認為銀行的風險機製問題嚴重。

    銀行給史玉柱帶來了滾滾財源,但金錢對他來說隻是個數字,並不是說金錢不重要,隻是金錢已經不能代表他的成就感了。

    跨越了三個行業,最後史玉柱承認還是遊戲行業給他帶來的成就感最大。銀行畢竟不是他帶領團隊一點一滴做出來的,並未融匯他太多的情感和熱度。

    2013年年初,有報道稱,史玉柱花了55億元持有的民生銀行A股創下4年來最高的收盤價——86元,這意味著他的賬麵浮盈是31億元。

    “錢生錢”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不過,史玉柱把這一切看得很淡。他說:“我是長線投資,不是短線客。民生A股,我承諾過三年內不出售,眼前漲跌與我們沒啥關係。”

    在他投資銀行股的過程中,一度波折重重、誘惑不斷,這對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另一種考驗和磨練。

    就是增持

    史玉柱對銀行業的投資,始於2001年,真正操作是在2002年。華夏銀行在2002年準備上市,此時,史玉柱控股的上海健特買了北京華資銀團公司的6000萬股華夏銀行股票,後又從首鋼總公司買了8000萬股華夏銀行股票。

    當年,他執意不依靠銀行,讓他嚐到了融資渠道不暢的苦果。後來,他考慮對銀行的投資可以使自己成為銀行的大股東,對未來企業資金需求會是一個很好的支撐,故此反複思忖跟一些人聊天時聽到的建議,便想借助銀行業發展穩定的契機和商業模式的清晰,給自己選定一個穩妥的投資目標。

    他認為,破產不是全國性銀行該擔心的事情,因為背靠著國家這棵大樹好乘涼。而且,銀行股的退出機製也十分優越,便於質押的銀行股權和方便的現金套現通路,使銀行股有利於大筆資金的進出。

    前因後果全部搞清楚了,史玉柱開始積極尋找投資華夏銀行的契機。

    2002年,他的老友段永基走馬上任,成為四通集團董事長。這家公司有6000萬股華夏銀行股份被法院凍結了,還沒拍賣之前,史玉柱就幫段永基堵上了這個窟窿,接手了華夏銀行的股權。

    待到2003年華夏銀行上市,IPO價格是5.6元,這時史玉柱手裏有1.4億股華夏銀行的股票,顯然增值了。他嚐到了投資銀行股的甜頭。後來,在2004年華夏銀行公積金轉股的過程中,他原來持有的股票增至1.68億股。

    華夏銀行的投資,讓史玉柱穩賺不賠,隨即他開始運籌投資民生銀行。對民生銀行的投資,是受他的另一個老友馮侖的影響。馮侖在2003年9月想把手底下的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但該公司是房地產企業,投行覺得一家房地產公司卻持有銀行的股票,會讓市場不信任,估值自然不會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史玉柱“慷慨解囊”,從馮侖手裏買下1.43億股民生銀行股票,這件事辦得可謂一箭雙雕。因為股票的價格堪比“白菜價”,但老友馮侖又不能不感謝他的幫助。至此,健特持有的民生銀行股票占到非流通股的3.97%,讓史玉柱一下躍居民生銀行第8大股東的顯赫位置。

    感到投資收益有利可圖,史玉柱開始增持民生銀行股。2008年,他持有的民生銀行A股數量為9.07億股,持股比例上升為該行的第4大股東,為4.82%。

    但從2008年開始,世界各國陸續爆發了金融危機,全球各國銀行業的弊端開始顯露,當一切事實浮出水麵,這一幕也不可避免地動搖了史玉柱對金融行業的信心。於是,他拋售了57億股民生銀行股票,價位在4.5元。為了不被套牢,他還把其他金融股也都陸續變現了。

    史玉柱此舉,也許是膽子“變小”的緣故吧。漸漸地,他不再是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的前十大股東了。2009年,他手中隻有8693萬股華夏銀行股,占比不到2%。

    可是,當金融危機過去之後,他開始後悔了。他對大家說,對金融股的拋售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當時不知道金融危機會發展到何種程度,所以決定把現金當棉衣,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然而,金融危機在中國沒有像在歐美持續時間那麽長,對經濟的打擊也不大。這一次,他吃了自己判斷失誤的虧。

    唯一彌補缺憾的辦法是增持。故此,2011年時,史玉柱便有了購買14億股民生銀行股,掏出兜裏65億元的巨資來搞金融投資的計劃。如果這個計劃實現了,他的持股比例會在5%左右。然而,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股票發行要受到中小股東的監督,民生的中小股東不同意這個方案,史玉柱隻有另辟蹊徑。他把預案拿出來,開始在二級市場積極增持。

    他的增持計劃,從2011年3月持續到2011年9月。其增持民生銀行A股共計46次,H股32次,可謂勢頭強勁。

    2012年,他又頻繁對民生銀行H股發起認購,一次增持數量就達到3760萬股。至當年6月,他成為民生銀行的第6大股東。

    最終,經過80多次交易,55億元人民幣變成了民生銀行股。此外,上海健特還增持華夏銀行股票達3000多萬元,坐上了華夏銀行第8大股東的寶座。

    史玉柱的炒股原則很簡單,有點像巴菲特。巴菲特說過,買股票就像購物一樣,你要估計這家公司的股票到底值不值這麽多錢,這家公司的市值有沒有被低估。如果被低估了就買。也就是說,你覺得這家公司的股票賣得便宜你就買。

    史玉柱也是一樣,他在微博裏爆出他的炒股經,無非兩點,一是看這家公司的盈利是不是會在未來持續增長,二是現在的股價是不是很便宜,即是否被低估。

    隻要符合這兩項標準,買完了就OK了,他就可以一甩手去幹別的事情,再不管股票在短期內是賺是賠,是升是跌。

    巴菲特是看不懂的年報不買,史玉柱是看不懂的行業不買。而且,如果一個公司的市盈率超過5%,也很難入他的法眼。他對此已經非常專業,他曾評價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利率實現市場化以後,淨利差會長期下降的。

    史玉柱那學數學的腦子很適合搞股票,且他有自己的論據。他以美國為例說明,在沒有實施利率市場化之前,銀行業的淨利差很小,隻有1.3%。可是到了2010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淨利差達到了3.5%。

    史玉柱對民生銀行的業務能力和市場遠見評價頗高。在2012年的一次微博發言中,他透露,民生銀行是唯一一個分行沒有貸款權的中國銀行,因此沒有那麽高的壞賬率。而且,對於利率市場化的挑戰,民生銀行早有準備,大幅度提升了中間業務的比率,把規模化產業鏈打造得有模有樣。

    民生銀行的效益也逐年攀升,超過浦發和興業。他希望不久就能超越中信和招商,在股份製商業銀行中坐上老大的位置。

    史玉柱做什麽都是這麽雄心勃勃,投資銀行業也不例外,而這塊市場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一直是捷報頻傳。2013年2月4日,民生銀行股價最高達到11.86元,為12年峰值。2012年時,民生銀行的股價為5.45元,到2013年2月4日,上漲額度為6.04元,增長比率為110%。

    緊盯銀行是史玉柱退休後的光榮任務之一,其他兩項是玩遊戲和看美女。他給自己編了一個謎語:“酒量不大卻好酒,煙癮不大卻好煙,嘴巴不大卻大嘴,色膽不大卻好色,年紀不大卻退休。”

    看來,老史也是性情中人,愛美女,愛玩遊戲,當然更愛賺錢。2013年,他僅憑民生銀行的股票就賺了60億。他的神奇佳績得到了萬千股民的注目,大家紛紛把他稱為“2012年最佳投資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