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00.研究研究(1/4)

作者:老眼兒字數:9544更新時間:2020-01-12 03:09:40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作為導演,研究電影刀是沒什麽沒錯,可研究扶桑電影……有必要嗎?

    然而事實上真的很有必要。

    在為數不算太多的電影大國中,扶桑是有較強實力的一個,它的故事片年產量曾創下世界最高紀錄,它的電影質量曾代表著亞洲的最高水平,在電影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十部作品中也有扶桑電影的傑作。然而,近年來的扶桑電影業卻處於一種十分險惡的狀態中,不能不令人擔憂。雖然扶桑電影的滑坡已有二十年的曆史但還沒有出現過目前這種近於“四麵楚歌”的嚴峻形勢,而且經過幾番痛苦的掙紮之後,仍然未見任何改觀的跡象。

    三十年前,萎靡不振的扶桑電影業便被稱作“夕陽產業”,近來則出現了一種更為悲觀的論調,認為扶桑電影已經病入膏盲、不可救藥,離壽終正寢的日子為期不遠了。電影是一門最年輕、最具有群眾性、同時也應該是最有生命力的藝術,對於一門藝術的曆史來說,百年應當隻是短暫的瞬間,可是為什麽它在許多國家卻這麽快就失去了勃勃的生機呢。除了好萊塢之外,幾乎所有國家的電影業都在一條布滿荊棘的崎嶇小路上艱難地行進,而此路通向何方尚且不得而知。

    回顧扶桑電影史,電影在它誕生後的第二年便傳入了扶桑,並很快被樂於接受外來新鮮事物的扶桑民眾所喜愛。三年後,扶桑開始生產自己的影片。在最初的年代裏,扶桑人隻熱衷於用攝影機拍攝傳統的歌舞伎和從歐洲引進的新派戲劇。這種用固定機位一幕一幕拍下來的舞台劇幾乎完全占領了銀幕。

    這種狀況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1922年和1923年,才由田中榮三拍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京屋衣領店》和《骸骼之舞》。稱這兩部影片有劃時代的意義,並非它們有多高的藝術創造性,而是因為這是扶桑電影中最先真實地描繪了扶桑人生活的作品。

    《京屋衣領店》和《骼骸之歌》的出現為剛剛開始的電影革新運動豎起了一麵旗幟。在此後的十幾年間扶桑電影的質量有了很快提高,形成了十分鮮明的民族風格,湧現了一批藝術造詣較高的電影創作人員。

    1936年,日益****化的扶桑開始實行嚴格的電影管製,電影被納入了“為實現大扶桑帝國的國策服務”的軌道,電影創作自此進入了一個異常困難的時期。

    在****思潮泛濫和***軍部的巨大壓力下,大多數藝術家自覺地或違心地拍攝了不少吹捧****、美化侵略戰爭的影片,一時間,銀幕上充斥著諸如《軍國搖籃曲》、《向支那怒吼》、《夢中的鋼盔》、《上海陸戰隊》之類拙劣的“國策”電影。當然,也有一部分導演在迫不得已拍攝了一些美化侵略者的影片之餘,創作出少量表現普通民眾生活和情感的作品。

    在實行戰時電影管製的十年中留下的優秀作品雖然很少,不過後來成為大師巨匠的黑澤明、木下惠介、今井正、山本薩夫、澀穀實等人都是此時進入影壇的,盡管他們還無法拍攝表達自己思想的作品,但在這段時間裏他們經受了鍛煉,變得成熟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