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54.尋找機會(2/4)

作者:老眼兒字數:10040更新時間:2020-07-08 07:06:57

    1923年到1929年這7年時間,被稱為是德國汽車工業“黃金般的二十年代”。

    等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希特勒把魏瑪共和國時期已經規劃好的高速公路建設和國民轎車的生產提上了日程表,把發展汽車工業及與此相關的行業擺到十分顯著的位置。汽車的誘人前景和迅速發展起來的高速公路網,使此後的三十年代再次成為德國汽車生產的“黃金時代”。到二戰爆發前,德國的汽車工業已具有相當的基礎,戴姆勒—奔馳、奧迪、大眾等汽車公司均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從而為汽車真正成為體現20世紀30年代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這個世界上產品文化的一個主要載體之一,奠定了基礎。

    二戰爆發後,德國很快卷入全麵戰爭。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的汽車工業轉而成了軍事工業的一部分,為戰爭服務。

    到二戰結束時,大部分汽車工廠都遭受重創,幾乎成了廢墟。

    所以直到進入五十年代,德國的汽車工業才真正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

    1950年,聯邦德國的汽車產量達到30萬輛。隨著國內高速普及汽車以及汽車出口競爭能力的不斷提高,汽車產量大幅度上升,尤其以大眾公司的“甲殼蟲”汽車為代表,標誌著德國汽車工業開始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1960年,德國的汽車年產量已達200萬輛,10年內,增長了5.7倍,年均增長率達21%,從此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

    從六十年代開始,聯邦德國的汽車工業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經過競爭,汽車廠家由100多家到僅剩下10多家,產量卻不斷提高。許多現代科技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汽車生產開始進入一個成熟階段。在兩德重新統一後,德國的汽車工業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和重組。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德國的汽車工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66年,德國的汽車產量被扶桑超過,排名居世界第三位,並一直保持到現在。1971年,德國的汽車年產量達到400萬輛。在這以後,由於受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加上德國國內汽車已基本普及,德國汽車出口的勢頭也有所減慢,而進口量卻有較大增加,從而使德國汽車產量呈現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長的態勢。整個20世紀70年代,德國汽車工業的產量一直徘徊在300萬~400萬輛之間。而整個80年代,德國的汽車產量則一直在400萬~500萬輛之間波動。到20世紀末的1998年,德國的汽車產量達到了570萬輛。

    20世紀末以來德國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國內汽車的銷售大幅下滑,自1999年以來,德國國內市場汽車銷量已累計下跌了15%。德國汽車工業開始危機四伏,進入了“多事之秋”。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全球汽車業發生的最重要事件莫過於資產重組、聯合兼並的浪潮了。這一時期德國汽車業發生的比較引人注目和產生較大反響的重組及聯合兼並事件主要有:奔馳與克萊斯勒的合並;大眾與寶馬收購勞斯萊斯、賓利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