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73.資本瘋狂(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398更新時間:2020-07-08 07:07:03

    這幾乎是一場不可能盈利的生死賽跑。

    然而在明眼人都知道的情況下,16年年底,小黃共享單車宣布C輪融資1.3億美元。隨後在17年初,摩拜宣布D輪2.15億美金融資,而且有30多個投資方參與了共享單車的投資行列,這些投資方有騰迅、滴滴、小米、紅杉、啟明、貝塔斯曼、愉悅、熊貓、祥峰和創新工場等國內外多家資本大鱷。共享單車上市才不到兩年時間卻已經經曆了5輪融資,堪比當年的專車融資大戰。

    隨著資本的瘋狂注入,摩拜的營銷水平也五花八門,以倡導綠色出行的方式給世界地球日的“一份禮物”,聯合起政府部門,組織世界無車日活動;拍環保宣傳片;美女創始人頻頻出鏡講創業情懷;就連圈內很多明星投資人都借力宣傳讓摩拜的知名度大大增加。而同行小黃共享單車也不甘示弱,投資人老朱更是效仿當年王功權私奔體的方式來個微博打賭“打個賭!年內小黃若能超過摩拜,熊貓合夥人國貿裸騎”,不過這90天結束共享單車的洗牌宣言最後被確定為是一場作秀。

    同時摩拜和小黃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成為了一場風景線,仿佛回到了11年的千團大戰,攻擊對方的公關軟文都可以如此直白和名目張膽。

    共享單車的火熱,在當時來說已經不止成為一種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談資,而是成為了一種民事糾紛案件的社會吐槽。比如渝都的用戶騎共享單車受傷由誰來賠償損失的問題也被提上日程。事故鑒定到賠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一輛小小的自行車背後的問題隱患太多。無獨有偶,小黃單車亮相中原大地的時候也遭遇尷尬,據《中原商報》報道,張先生使用小黃被“看車人”索要停車費,交完停車費再次使用小黃掃碼開鎖時,被別人誤認為偷車賊,報警拉至派出所解釋半天才被釋放。

    除卻以上種種,共享單車被人為損壞,亂停亂放占據公共資源,退款難,體驗不佳等消息也不斷被曝出。

    被資本雕琢起來的精致能否經得起現實社會和用戶體驗捶打是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例如摩拜單車創始人就對摩拜單車提出了幾個要求:一是實心輪胎,不用擔心爆胎;二是沒有鏈條,不用擔心掉鏈子;三是車身要全鋁,不用擔心生鏽。這樣的要求導致一台自行車的生產成本高達3000元,假如一年要投放1000萬台自行車在全國各大城市,那就是300億的生產成本,外加它們的維修、檢測、保養,費用何其高?商業模式如此沉重,而盈利模式就是收取單車1-2元的租車費,這不是資本心血來潮的青春期意淫又是什麽呢?

    摩拜的ceo就曾經表示過,說我們現在不知道怎麽賺錢,高昂的成本和低廉的價格讓共享單車項目看起來像在“做公益”。公益不是誰都可以做的,資本運作下的公益極有可能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單從用戶的體驗感來說,超過1公裏的路用公交車、出租車、地鐵出行;不到1公裏的路程,兩腿走路不是更好嗎?何必要在這1公裏路裏順帶上一輛風吹雨淋的露天自行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